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帶來新成果 打開人工合成淀粉新方向
2025年04月09日 17:18:03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5105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人工淀粉研發團隊發現了一條以乙酸為原料的低碳酵母細胞淀粉合成路線,能夠實現淀粉的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
淀粉作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儲備形式,在生物、農業、食品工業及人類健康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據統計,全球70%以上人類熱量攝入依賴淀粉類作物,而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終極產物,因此淀粉產量和糧食供應穩定性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并且兩者直接影響了人類健康。
由于淀粉的生產依賴植物光合作用,而整個過程有存在能量利用效率低、生長周期長的特點,因此淀粉的產量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飯”。也正因如此,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脫離植物,以人工方式生產淀粉的可行性,這也使得人工合成淀粉成為了一項頗受關注的研究課題。
4年前我國成功實現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為人工合成淀粉打開了新的思路,同時也開始促進相關產業的推進。而就在最近,該團隊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似乎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人工淀粉研發團隊發現了一條以乙酸為原料的低碳酵母細胞淀粉合成路線,能夠實現淀粉的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
根據相關工作者介紹,“這條以乙酸為原料的低碳酵母細胞淀粉合成路線,系統揭示了重塑細胞資源分配網絡支撐高水平淀粉合成的新機制,并通過代謝調控與路徑優化相結合的菌株工程,成功實現了人工微籽粒酵母細胞中的淀粉組成及淀粉-蛋白比例調控,展示了應用工程生物技術按需定制功能營養原料組成、創制理想食品和飼料的巨大潛力”。
根據中新網相關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優化異源淀粉合成途徑的表達強度、精確調控糖異生途徑及淀粉分解代謝通路,并結合形態工程擴大胞內淀粉儲存空間等工程化策略,系統解決了酵母天然代謝網絡淀粉合成能力不足的瓶頸,以電還原二氧化碳合成的乙酸為原料,淀粉含量達到細胞干重的47.18%,時空生產效率243.7 g/m2/d,生產強度達到160.9 mg/L/h,比其他微生物高一個數量級,為已報道工程細胞合成淀粉的最高水平。
目前相關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而該技術不僅為淀粉的工業化生產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還展示了工程生物技術在食品、飼料、生物材料等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并且低碳合成也更利于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和成本的降低,低碳微生物制造淀粉有望成為人工合成淀粉的主要途徑之一,并成為可持續生物制造的重要方向。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日本、美國和歐洲正準備在2028年發射一顆人造衛星,以揭開太陽耀斑之謎,并嘗試建立預測這些爆發發生的...2025-08-15 15:23:26
-
天琴測距臺站首次探測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鏡回波信號 確認測距實驗成功
中山大學天琴測距臺站于8月13日,首次探測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鏡NGLR-1的回波信號,并確認測距實驗成功。2025-08-15 14:23:42 -
最近,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國際團隊在太陽能電池材料上獲得了重要突破,開發出一種新型耐用的太陽能電池,并且這種新的電池在室內光照條...2025-08-13 14:36:09
-
開發低成本、低溫SOFC是SOFC研發領域的一個重點課題。而就在近日,該課題收獲了重要突破——日本九州大學研究團隊研制出可在300...2025-08-12 15:35:39
-
本源量子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基于量子邊編碼技術,提出新的藥物分子性質預測應用,并在“本...2025-08-11 10:53:15
-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印發《七部門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2025-08-08 10:38:3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