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國內首個顯微外科機器人臨床研究取得進展
2025年06月11日 13:35:12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465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團隊成功實施全國首例國產機器人穿支皮瓣血管吻合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重建顯微外科中心主任章一新教授牽頭,聯合該院多學科專家和一家國產手術機器人企業,率先開展國內首個顯微外科機器人臨床研究。
顯微外科手術,一直以來都對醫生的技術水平和體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在顯微鏡下,醫生需要長時間保持高度專注,憑借精湛的技藝完成各種精細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手術效果。而此次顯微外科機器人臨床研究的推進,有望改變這一傳統局面。
近年來,隨著微創外科和高精度操作技術進步,手術機器人在外科手術領域取得廣泛應用。顯微外科作為修復重建外科的高難度分支,尤其在亞毫米級血管吻合操作中,對操作精度、穩定性提出極高要求,成為機器人手術系統拓展應用的重要挑戰。顯微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和臨床轉化,正推動“傳統手工操作”向“精密協作系統”轉型,是未來修復重建外科的重要技術方向。
基于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團隊成功實施全國首例國產機器人穿支皮瓣血管吻合術。該手術先由九院骨科郝永強教授團隊完成腫瘤根治性切除,隨后整復外科團隊在章一新指導下開展,由馮少清醫生主刀,最終完成患者右大腿ALT穿支皮瓣的游離移植,并使用自主研發的“顯微機器人系統”(以下簡稱Kai系統),對直徑僅0.5至1.2毫米的穿支動靜脈血管實施精準吻合。術后,患者恢復順利,手術也驗證了系統在復雜重建手術中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據悉,這是國產顯微機器人首次運用Kai系統完成0.5mm級超微血管穩定縫合,該顯微機器人具備替代人手在關鍵吻合環節的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術中,Kai系統首次實現手術吻合過程的實時張力控制、運動軌跡記錄、操作時長采集等多參數自動化采集,為AI訓練、手術評估、教學仿真提供系統性數據支撐。
國內首個顯微外科機器人臨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其意義不僅在于技術的突破,更在于為我國醫療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顯微外科機器人的應用,將有助于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緊張的局面,特別是對于那些需要高精度顯微外科手術的患者來說,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加先進、高效的醫療服務。
素材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項目名稱:自適應光學晶格層光顯微成像系統采購項目,項目編號:0729-254OIT321018/03,招標范圍:自適應光學晶格層光...2025-08-15 15:51:32
-
總投資9811.63萬元 青海民族大學2025年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項目
青海民族大學公布2025年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項目,總投資9811.63萬元。2025-08-14 11:20:42 -
CIOE 中國光博會9月深圳舉辦丨聚焦光電熱點技術,光電子 集成電路雙展聯動!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CIOE中國光博會)將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舉行。2025-08-08 15:14:56 -
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計劃采購超景深顯微鏡、3D X射線透射儀、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等儀器設備,預算5200萬元。2025-08-08 14:35:17
-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近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2025年度關鍵技術研發計劃“科學...2025-08-07 11:39:04
-
近日,安徽醫科大學就“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藥學院科研設備采購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總金額4000萬元。2025-08-04 14:39:5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