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交通尾氣引發哮喘?大氣分析儀器有用武之地
2019年12月31日 08:59:15
來源:儀表網 點擊量:4537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我國民用汽車的使用量急劇增長,而這個數量不斷變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尾氣排放量的逐漸遞增。這些過度排放的交通尾氣進入到大氣中,不僅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而由其引發的大氣污染也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類的身體狀況,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相當嚴重的危害。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我國民用汽車的使用量急劇增長,而這個數量不斷變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尾氣排放量的逐漸遞增。這些過度排放的交通尾氣進入到大氣中,不僅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而由其引發的大氣污染也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類的身體狀況,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相當嚴重的危害。
近日,醫學雜志《柳葉刀》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稱,由交通尾氣引發的空氣污染可能是造成一些地區炎癥、遺傳性兒童哮喘及其它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上漲的主要原因,其中的二氧化氮(NO2)被認為是其中的關鍵致病元素。
汽車尾氣的成分復雜多樣,如果細分的話,大致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固體懸浮微粒、碳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及硫氧化合物等。這些有害化合物隨著汽車尾氣被排放到空氣中,經過呼吸作用進入人體,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多種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對于嬰幼兒來說,身體免疫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抵御能力較弱,因而面對的危險會更大。
雖然多個國家都在嘗試著開發新能源來代替石油的使用量,我國也先后出臺了多種政策來控制交通尾氣排放。然而正如新能源的研發一樣,尾氣排放量的控制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據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24000多輛,私人汽車為20730萬輛、民用轎車13451萬輛、私人轎車12589萬輛,這些數量相比上年增長率均在10%以上。而且有科學分析表明,一輛汽車每年排出的尾氣要大于自身重量的3倍,可想可知人類每年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有多少了。而面對這樣一個嚴峻的形勢,我們對于交通尾氣排放量的監控更不應該松懈。
在汽車尾氣污染的防治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汽車尾氣排放的監管控制,從源頭上減少排放量。就汽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而言,加強監管、提高排放標準將是較為直接有效的手段。PM采樣器、顆粒物采樣器、煙氣采樣器等多種采樣設備都可對汽車尾氣進行采集,而氮氧化物分析儀、汽車尾氣分析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析儀、大氣顆粒物檢測儀、重金屬分析儀及硫化物分析儀等儀器可對汽車尾氣的排放進行檢測監管。
通過控制汽車使用量、改進汽車動力裝置及汽車尾氣處理技術、提高汽車使用效率、向大眾普及環保意識、多利用綠色方式出行等也都是減少尾氣污染的重要途徑,而改善燃油質量、減少燃油使用量,盡快開發出新的清潔能源,也可以實現有效“防污”。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前提,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進行必要的生命活動。大氣、水源、土壤的自然和安全,才能保證我們生活生產的正常行進。所以,減少交通尾氣的排放、保護生態環境,說到底還是為了我們人類的永續發展。
編輯點評:汽車尾氣是造成城區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汽車尾氣進行檢測能有效提高空氣污染監測能力,并為大氣環境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目前,已經有許多科學設備被用于汽車尾氣的監控,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相信在未來,還有更多更加先進的儀器被用于尾氣監控中,為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原標題:交通尾氣引發哮喘?大氣分析儀器有用武之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工信部公布128項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其中包括甲硫醇氣體檢測報警器、掃描電化學顯微鏡、惡臭氣體檢測儀等儀器設備。2025-07-17 10:15:47
-
近日,北京市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就“2025年監測能力達標建設及實驗室改造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849.997萬元。2025-07-17 09:45:26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聚焦八方面任務,為處理好甲烷排放控制與能源安全、城市基礎設施平穩運...2025-07-16 10:10:25
-
近日,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就“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林業學院金殿校區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49.5221...2025-07-14 08:59:25
-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5年環境治理相關資金預算,總預算高達262.8億元。2025-07-10 15:11:36
-
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就“實驗室監測能力提升項目-實驗室監測設備”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476.49萬元。2025-07-08 10:28:4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