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人工智能與大數據 科技如何助力地震的準確預測
2020年04月07日 10:06:03
來源:儀器網 點擊量:4560

據地震臺網發布的新聞顯示,昨日20時23分,我國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發生5.6級地震,震中位置北緯33.04度、東經98.92度,震源深度10千米。時隔九分鐘之后,再次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慶幸的是,此次地震震中周邊5公里平均海拔為4661米,附近人員稀少,暫時還沒有傷亡報告。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據地震臺網發布的新聞顯示,昨日20時23分,我國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發生5.6級地震,震中位置北緯33.04度、東經98.92度,震源深度10千米。時隔九分鐘之后,再次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慶幸的是,此次地震震中周邊5公里平均海拔為4661米,附近人員稀少,暫時還沒有傷亡報告。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地殼震動。其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以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從而引起地震。從古至今,地震帶給人們的災難都是難以計數的,而且它的威脅也從未停止過。我國歷史上早關于地震的描述,是在《竹書紀年》之中“夏帝發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的記載,距今已有3800多年的時間了。即便是近代以來,地震也一直斷斷續續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2019年我國總共發生了20次5級以上的地震,而這些地震導致的災害直接造成高達59億元的經濟損失。
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的國家,我國的地震活動區域也較為廣泛。西藏、四川中西部、云南中西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等都是地震頻發地帶,而這條縱貫南北的地震密集帶,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多次強烈地震。例如過去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都曾無情地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
但對人類而言,地震是一種無法逃避的自然現象,因此我們只能通過各種預防手段來盡可能地降低其帶來的損失。雖然以現在的技術而言,我們還無法對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進行準確監測,但我們可以觀測與地震活動緊密相關的一些自然現象和震前征兆,如監測地下水成分、水位與水溫、地球磁場、地球重力場、地聲、地光等的變化來輔助預測地震是否將會發生,幫助我們做好防御準備。在這一方面,我們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技術設備、儀器和經驗。
然而,上面提到的這種預估通常是地震即將或者快要到來時的判斷,往往還沒有得出結論,地震就已經來臨,來不及降低損失和風險。另一方面,作為輔助判斷方式而言,有很多自然事件都會引發這些現象的變化,僅僅依靠這些變化得出的結論并不準確。因此,開發出一種可靠、準確、及時的地震檢測系統和技術一直是眾多科學家們長期努力的方向。
近日,我國科技大學與地震局合作研發出了一款新的“智能地動”系統。根據相關科研人員介紹,該“智能地動”系統可通過深度學習歷史地震數據,結合歷史地震數據和地震學理論,在準確監測到微弱的地震波信號之后,快速對其進行處理,僅僅需要1—2秒時間就能報出地震震源參數。與傳統監測系統相比,具有識別能力強、準確快速、可分析地震成因等優勢。
長久以來,地震預報都是一個難以取得進展的研究,這套新的系統將近年來應用愈加廣泛的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技術運用到地震檢測中,顯著提高了地震監測的時效性、準確性,為人們的地震預防帶來了新的進展?,F如今,科技發展促生出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將不斷改寫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地震,人類們未來也許會有不再懼怕的一天。
編輯點評:地震的可怕之處除了破壞力大之外,還有不能有效進行震前預報。地震的持續時間很短,絕大多數不超過半分鐘,因此若是不能提前很久進行地震通報,人們根本來不及有效躲避災害??扇绾螌Φ卣疬M行監測才能在地震發生前較長時間內清晰了解地震源和地震時間,仍是當前我們在攻克的難題。
編輯點評:地震的可怕之處除了破壞力大之外,還有不能有效進行震前預報。地震的持續時間很短,絕大多數不超過半分鐘,因此若是不能提前很久進行地震通報,人們根本來不及有效躲避災害??扇绾螌Φ卣疬M行監測才能在地震發生前較長時間內清晰了解地震源和地震時間,仍是當前我們在攻克的難題。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
近日,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工作發布通知。2025-07-04 09:46:01
-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錦屏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專項2025年度項目指南。2025-07-03 15:14:45
-
202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指南發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指南。2025-07-02 10:43:5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