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多源地質監測 儀器防災減損害
2020年04月30日 09:07:18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093

我國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加上受臺風等天氣情況、地震、工程建設等因素的影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不僅威脅著幾千萬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還影響著山區公路鐵路交通以及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的安全運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式非常嚴峻。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近日,地質事故頻發導致線路反復中斷的成昆鐵路涼紅至埃岱站間“8.14”水害區段順利完成了改線施工,更換新線路后,這一段鐵路線路將不再受到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威脅。而且施工人員還建立了多源地質災害監測系統,從“空-天-地”三個方面對沿線地質情況進行立體化監測,可以對鐵路沿線的崩塌災害做出及時準確的預警,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
我國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加上受臺風等天氣情況、地震、工程建設等因素的影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不僅威脅著幾千萬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還影響著山區公路鐵路交通以及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的安全運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式非常嚴峻。
防災減災的關鍵在于對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我國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從2003年開始,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全國覆蓋,可以對泥石流等降雨型地質災害進行準確的風險評估和預報預警。同時對于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通過建立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示范站等方式進行重點監測。
成昆鐵路涼紅至埃岱站區段位于西南山區,是地質災害高發區。線路經常受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影響而損壞。此次改線后鐵路工作人員基于北斗監測、三維變形合成孔徑雷達、智能視頻識別設備等監測方式建立了監測體系。衛星遙感可以對地表變形幅度進行監測,識別出地質災害風險。三維變形合成孔徑雷達是地面合成孔徑雷達和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結合,可以達到三維高精度直觀顯示監測對象表面形變的效果。智能視頻識別設備同樣可以通過對視頻圖像的識別判斷災害風險。
除了這些監測地表變形幅度的儀器之外,運用于地質災害監測中的儀器還有測定滑坡體變形狀態的固定式鉆孔傾斜儀、監測地質體氡濃度和環境溫濕度的地溫與氡氣監測儀、監測地下水狀況的孔隙水壓力監測儀和滑坡地下水微流速監測儀、監測土壤水熱動態和物理參數的時域反射計等新型監測儀器。此外,還有光纖傳感技術、集成GPRS等多種現代傳輸技術。
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儀器與監測技術方法、構建立體空間監測網絡、研發具有針對性的監測預警模型,我國在地質災害的預報防范上成效顯著,不僅幫助大量群眾成功避險,也讓國家減少了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監測體系對于地質災害發生之后的救災搶險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地質災害動態技術監測體系發揮出越來越積極的作用。不僅可以對地質災害點實時監控,減少災害發生次數,還可以在地質災害突發時做到及時預警、分析決策和信息發布。當地質災害預警和應急越來越智能化,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財產安全也就有了更大的保障。
編輯點評: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質結構復雜多變的國家,因此給搭橋修路帶去了很大的難度,也使得我國地質災害頻發。地質監測設備可以對地質災害點實施監控,以提高我們的災害的應對能力。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
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道路車輛 自動駕駛系統測試場景 場景評價與測試用例生成》近日正式發布。2025-07-08 11:22:54
-
近日,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認定工作發布通知。2025-07-04 09:46:01
-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錦屏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專項2025年度項目指南。2025-07-03 15:14:4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