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業內:醫藥板塊估值低,在2023年始終有機會
2023年01月09日 14:04:47
來源:制藥網 點擊量:4589

展望新的一年,不少機構仍對醫藥板塊充滿信心,有的私募甚至表示低估值的醫藥板塊在2023年始終有機會。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回顧2022年,受政策風向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呈現出前低后高、震蕩修復的走勢,到了四季度,隨著內外環境的回暖,醫藥板塊迎來反彈。展望新的一年,不少機構仍對醫藥板塊充滿信心,有的私募甚至表示低估值的醫藥板塊在2023年始終有機會。
據悉,目前,醫藥板塊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5年來低位。對于醫藥板塊2023年的機會,上述私募表示,短期看好醫療器械的投資機會,醫療服務也具有恢復性行情的可能。
醫療器械板塊近年來一直備受業內關注,2022年共有5家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藥器械公司,其中包括醫療影像設備頭部企業聯影醫療、基因測序設備頭部企業華大智造、電生理設備頭部企業微電生理、血液透析機頭部企業山外山等,這些公司市值表現也相對亮眼,其中聯影醫療市值千億,華大智造市值400億。
2022年前三季度,醫療器械公司業績表現也可圈可點,超九成企業實現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超100億元的有4家,分別是九安醫療、邁瑞醫療、迪安診斷、金域醫學。另外,包括迪安診斷、金域醫學、東方生物、蘭衛醫學、凱普生物等均因核酸檢測需求量增加,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目前單核酸業務已經不具備增長可持續性,但部分企業已在探索非核酸檢測業務,包括布局實體腫瘤、神經和臨床免疫、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疾病等重點疾病診斷領域等。
現階段,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還存在依賴進口的情況,主要的醫療器械份額仍被歐美企業所占據,國產設備滲透率較低,這意味國產醫療器械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間。為加快國產替代的步伐,2022年國家層面已經開始全面推進醫療新基建的發展,包括重點推出貼息貸款政策,有望使得國內醫療器械產業的國產化滲透率得到快速提升。
整體來看,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不斷升級,國產替代提速,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將加快,加上政策的刺激共振下,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前景可觀,預計2025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總量將突破1.6億元,國產企業中具備核心產品競爭力的企業有望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除了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需求疫后也有望復蘇,業內預計醫院急診、呼吸、感染等相關科室需要的設備及檢驗將獲得增長。1月份重點推薦關注:國產醫療器械頭部企業邁瑞醫療:ICU床位建設及新基建相關訂單更多在一季度至上半年交付,對公司業績彈性大,業績有超預期的可能性;海外渠道建設和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為海外長期發展打好基礎。另外,2023Q1檢驗量增長、血制品尤其靜丙需求增長、消費醫療復蘇等背景下相關的企業也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在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與變革的當下,中藥企業正積極尋求轉型,創新藥領域成為眾多企業布局的重點方向。這一轉型趨勢背后,蘊含著多方面的驅動...2025-07-11 14:55:27
-
新增4家藥企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家預計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進入7月,上市藥企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中。7月9日晚間,納微科技、甘李藥業、上海醫藥和沃華醫藥集中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2025-07-10 15:27:42 -
我國創新藥發展駛入快車道,2024年在研數量達到4000余款
2024年我國累計在研創新藥達到4000余款,約占全球30%。這一數據標志著我國在全球醫藥研發版圖中已占據重要地位。2025-07-09 15:29:15 -
國家藥監局10條措施,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的公告(2025年第63號)。2025-07-08 15:13:58 -
近期,創新藥領域迎來重大利好。國家醫保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五方面16條措施,從研發、...2025-07-07 15:08:31
-
7月4日, 醫療設備概念走強,截至9:54分,醫療設備ETF上漲0.70%。成分股中,熱景生物表現亮眼,股價漲超15%,翔宇醫療、...2025-07-04 17:10:3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