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美AI人才“雙強并立”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發布
2025年07月07日 14:59:5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6311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2015-2024)》的撰寫團隊基于東壁指數評價體系,對2015-2024年間發表的96961篇人工智能領域文獻進行深度分析。
近日,基于高質量論文數據系統分析人工智能科研演進的報告——《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2015-2024)》(以下簡稱《報告》),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與東壁科技數據聯合發布。
《報告》的撰寫團隊基于東壁指數評價體系,對2015-2024年間發表的96961篇人工智能領域文獻進行深度分析。
技術演進:從基礎算法到多模態創新
《報告》通過關鍵詞分析,清晰勾勒出AI技術演進的三個階段:2015-2017年主要集中在傳統機器學習算法和神經網絡基礎研究方面;2018-2020年,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應用領域興起;2021-2023年,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AI、多模態模型成為研究前沿;2024-2025年,可解釋性AI、自適應學習、多智能體系統等新興方向涌現。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目標檢測”(object detection)以高達78%的出現率成為該領域“最熱”關鍵詞。“語義分割”(semantic segmentation)在2022-2023年熱度登頂,標志著計算機視覺技術形成了“目標檢測-語義分割-視覺應用”的完整閉環。
更值得深思的是,傳統的計算機視覺關鍵詞(如“object detection”“segmentation”)與深度學習關鍵詞(如“neural networks”“deep learning”)在熱度變化上呈現高度同步性,印證了技術融合已成為AI創新的重要特征。
人才格局:中美雙雄的科研力量對比
《報告》數據顯示,全球AI研究人才分布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和地域集中特征,中美兩國以57.7%的占比形成"雙強并立"格局。美國憑借6.3萬研究人員的總量優勢,構建起斯坦福大學(2385人)、麻省理工學院(2191人)與谷歌(2569人)、微軟(2461人)協同的高校-企業雙引擎。
中國則以28.7%的年復合增長率實現人才規模躍升,從2015年不足萬人發展至2024年的5.2萬人,形成以中國科學院(3453人)、清華大學(2667人)、北京大學(2123人)為核心的第一梯隊,同時騰訊(992人)、阿里巴巴(633人)等企業研發團隊規模已超越部分頂尖高校。
在科研產出層面,中國科學院以585篇高影響力論文領跑全球科研機構,清華、北大躋身發文量前十,呈現“國家隊引領”的特征。
然而,中美在企業端的差距較為明顯。美國頭部企業人均科研產出效率顯著領先,谷歌、微軟、Meta三大科技巨頭的總發文量為5896篇,是中國TOP3企業騰訊、阿里、華為的1.8倍,其論文平均被引頻次(63.3次)較中國企業(55次)高出15%,折射出美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深厚積淀。
路徑分野:基礎研究與應用導向的差異
技術路線選擇上,美國AI研究展現出基礎理論扎實、技術創新驅動和均衡發展的特點,在機器學習、智能機器人、專家系統等底層領域擁有絕對優勢,注重AI安全、隱私保護等倫理問題研究。
中國AI研究則呈現出鮮明的應用導向和產業結合緊密的特點,在計算機視覺(論文量超美40.8%)、知識圖譜(超美50.1%)、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形成比較優勢,這與自動駕駛、互聯網應用、移動支付等龐大市場需求和豐富應用場景密不可分。
這種差異在具體領域表現尤為明顯:中國企業在推薦系統、智能金融、自動駕駛等強落地場景表現突出,在智能算法、邊緣計算等新興領域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而美國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基礎領域的持續投入,為其技術創新提供了不竭動力。
這份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與東壁科技數據聯合發布的《報告》,不僅揭示了全球AI科研的十年變遷,更凸顯了中美作為"雙引擎"的互補性。當美國在基礎理論領域持續深耕,中國在應用創新層面不斷突破,這種差異恰恰為全球AI發展提供了多元路徑。面向未來,如何構建開放協作的創新生態,讓技術演進與人才培養形成良性互動,將是決定全球AI發展格局的關鍵命題。
(資料來源:中國科學報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現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中國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10 09:54:48
-
今年1—6月,我國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同比增長78.8%,涉及研制單位51家。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占比5.9...2025-07-09 15:27:33
-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2025-07-09 11:20:1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