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環保,化工,生物產業,地礦,綜合 |
---|
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作為開展烈性傳染病研究、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前沿研究的必要科學實驗室,解決國家生物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大型復雜系統;是重點構建國家生物安全體系、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重大基礎支撐平臺。盛元廣通P3實驗室管理系統為了突破制約生物學科發展的瓶頸,搭載物聯科技實現智慧升級,助力建設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以及科研創新。
盛元廣通P3實驗室管理系統總控整個實驗室的各個環節,符合“保證環境生物安全、保證實驗人員安全、保證實驗樣本安全”三項原則,系統涵蓋實驗人員消毒工況控制、多臺生物安全柜開關組合的動態過程控制、連鎖控制和報警、加強實時監視機組和自動控制設備的運行情況,同時還具備了歷史數據記錄以及報警提示等功能,系統將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無線傳感等技術創新應用到實驗室日常管理和運營中,嚴格遵循實驗室操作規范,提供高級別智慧實驗室全場景解決方案。
一、項目管理
支持實驗室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項目申請、審核、過程管理、分配、完結、歸檔、年度項目成果總結等。以項目管理為核心,展開與其他模塊與經費管理模塊、動物管理模塊數據交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經費管理
1、經費賬戶
支持設置經費申請、審批、使用情況匯總,賬戶的名稱、卡號、所屬部門、負責人、余額等信息,可進行年度撥款登記、充值、扣費、退還、盤點等操作;
2、對賬戶和項目使用人進行綁定,使用人可綁定多個經費賬戶。
三、準入培訓:
1、系統建立人員培訓記錄檔案,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參加致病性和潛在的致命性的病原體的防范措施的具體培訓;
2、有關人員必須每年更新知識,接受附加培訓。對于相應實驗有經驗、有資格的科學工作者監督,實驗室培訓記錄、人員培訓記錄、技術人員登記認證;
3、記錄實驗室人員培訓名單、時間和內容等,可上傳和下載人員培訓簽到表,可上傳和下載人員培訓視頻;
四、大儀共享:
培訓合格后可預約實驗室設備,p3實驗室管理系統靈活搭載不同型號的實驗設備,可以實現設備與系統間相互鏈接、協作共生和共享設備的工具平臺,實現跨實驗室間設備信息的互聯互通,建立共享和預約機制,提高實驗室效率。
五、動物管理
系統從動物申請計劃、接收進場、喂養、墊料管理,動物實驗登記、動物處理、籠具管理、動物清洗等*方位規范化管理,與項目、經費等模塊進行關聯,實現了實驗動物中心標準化管理。
六、樣本管理:
系統將Ⅱ級或Ⅲ級生物安全柜試驗品通過雙門的傳遞箱進出安全柜以確保不受污染,實現生物樣本庫的圖形化出入庫管理,包括容器管理、基礎資料管理、樣本登記、庫存管理,實現對實驗室存儲容器的溫度、液位的實時監控和預警,保障樣本和實驗室環境的安全,讓能夠正確掌握和使用樣本庫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的專業人員,來管理樣本庫工作流程中流動和流通。
1、樣本庫管理:樣本庫支持圖形化展示,支持樣本庫的入庫,庫存查詢,出庫管理;支持批量入庫和出庫;
2、樣本數據管理:按照樣本編號、樣本編碼、試驗編碼、采樣時間點、存儲位置等默認數據,利用RFID射頻技術掃描樣本條形碼或二維碼入庫,可以通過電子掃描技術快速管理樣本;
3、樣本流程管理:包括采集、處理,入庫,庫存,出庫,運輸,使用等全過程管理,包括樣本狀態的管理。
4、環境監控:實現對實驗室存儲容器的溫度、液位的實時監控和預警,保障樣本和實驗室環境的安全。
5、領用權限: 樣本領用應建立人員權限管理機制,僅允許*權人員領用。
七、大屏數據可視化:
支持大屏自定義設置,可任意拖拽圖形,自動生成各種數據圖形圖表展示,包括空調設備監控、室內壓強及溫度參數監控、實驗室設備、門禁系統、生物樣本存儲狀態,實驗室的實驗過程每項控制內容為獨立視窗界面。
八、智能報警:
系統要根據實驗室內風機故障、過濾器阻塞、室溫周期性變化、房間壓力超出安全范圍、人員的進出以及安全柜的開、關以及對室內負壓造成的擾動做出應對,將對傳感器傳回的實驗室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在各項被控參數超標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九、智能門禁:
系統采用門禁主控制器配合人臉、指紋識別,實驗室門禁系統由指紋識別門禁系統及非接觸式紅外感應開關組成。操作人員在男、女更衣室出入口處各一套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系統識別之后方可在緩沖間可進行二次更衣消毒處理,實驗完成之后的脫防護衣的過程也是依照進入時更衣程序嚴格執行。通過指紋識別進出實驗室。實驗室內各通道采用非接觸式紅外感應人臉識別開關控制各道門。各道門之間均設有互鎖功能。
十、遠程監控:打通實驗室的各個“信息孤島”,系統對生物樣本取用,實驗室環境、設備儀器運行狀態、輔助設備信息、消毒裝置運行狀態等遠程監控,能夠實時監控實驗進度,實驗室空調、通風和凈化故障及時報警。
十一、大數據分析:系統基于監控數據提供能耗統計、生物樣本管理分析、故障信息統計、實驗室環境信息、設備狀態、實驗進度統計等功能,簡化數據處理,提升實驗室的信息可視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