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中國藥典》來襲!紅外光譜法的修訂說明

今日話題

作為藥品質量控制的“金標準”,《中國藥典》的每一次更新都牽動著醫藥行業的目光。本次2025版藥典中,紅外光譜法作為關鍵的分析技術,迎來了多項重要修訂與升級。
這些變化不僅是技術參數的調整,更是藥品質量控制理念的提升。今天,就讓我們聚焦新版藥典,深入解讀紅外光譜法的關鍵修訂點,看看它將如何助力我們更精準地把控藥品質量,為用藥安全保駕護航!
在基本定義方面
2025版《中國藥典》首先將“紅外分光光度法”正式更名為“紅外光譜法”,波長范圍定義為4000~400cm?¹(2.5~25μm)。同時,強調了1500cm?¹以下區域作為“指紋區”的重要性,這一區域的信息豐富且復雜,能夠精準反映分子的細微結構差異,是鑒別和分析的關鍵區域。此外,紅外光譜法的應用領域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除實驗室的化學和物理分析外,還成為過程分析技術(PAT)的有效工具。可廣泛應用于:
原輔料、制劑中的組分、生產中間體和包裝材料的鑒別和確認;
藥物活性成分的定量以及雜質檢查等。
在測量模式方面
2025版《中國藥典》新增了漫反射和紅外顯微鏡兩種模式:
01 漫反射
漫反射模式特別適用于粉末或顆粒樣品,避免了樣品制備過程中可能引入的誤差,對于壓力可致晶型狀態改變的樣品,可優先考慮采用漫反射模式。
02 紅外顯微鏡
而紅外顯微鏡則可在微觀條件下選擇特定區域,直接測定非均相的混合物樣品紅外光譜,實現微量分析和成像分析,為藥品的微觀結構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
儀器及性能確證章節也新增了詳細的確證要求。
采用標準物質(如聚苯乙烯薄膜)進行儀器確證,制定標準SOP定期進行性能確認,確保儀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關鍵參數包括波數準確性和光譜分辨率,維修光路或更換光學部件后,需及時進行性能確認。同時,根據儀器類型、測量方式和確證參數選擇合適的標準物質和測試方法,確保儀器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準確性和適用性。
在定性定量部分
2025版《中國藥典》進行了精簡概括,增訂了譜圖比對和結果判斷方法,補充了定量分析的具體方法并給出了方法驗證方案。
鑒別方面,通過將供試品的紅外光譜與對照圖譜進行比對實現定性鑒別,對照圖譜可為對照品的紅外光譜、《藥品紅外光譜集》中的標準光譜或質量標準所附對照圖譜。鑒別時,實測譜帶的波數誤差應小于規定值的±5cm?¹或0.5%。
譜圖對比和結果判斷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利用全譜區或特定譜區進行譜圖比對,可遵循基于吸收峰峰位和相對強度的目視比較、計算兩個光譜之間的相關系數或通過化學計量學方法進行判斷。需注意鑒別時,ATR光譜不能與透射光譜直接比較。
定量分析部分也更加明確,紅外光譜可對不同晶型、異構體原料藥或固體制劑進行定量分析,對壓力可致晶型狀態改變的樣品,優先考慮采用漫反射模式。含量測試可用外標法和標準曲線法,也可參照近紅外光譜法和化學計量學指導原則采用多變量校正模型。
2025版《中國藥典》對紅外光譜法的更新,不僅僅是技術參數的調整,更是對藥品質量控制理念的提升。這些變化將幫助我們更精準地分析藥品成分,更高效地監控藥品質量,為公眾用藥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賽默飛世爾科技作為全球科學服務領域的服務商,其全面的紅外光譜產品線(涵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顯微紅外光譜儀等)憑借卓越的性能、穩定可靠的表現和全面的功能,完全符合2025版《中國藥典》對紅外光譜法的最新要求。
無論您需要進行常規的原料藥鑒別、輔料分析,還是復雜的晶型研究、微量污染物檢測或過程監控,賽默飛的紅外光譜解決方案都能為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想要深入了解賽默飛如何助力您輕松應對新版藥典要求?
立即掃描下方二維碼
免費獲取賽默飛紅外光譜產品總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