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亞胺薄膜在工業方面的應用
閱讀:1127 發布時間:2013-8-19
聚酰亞胺薄膜工業應用
聚酰亞胺是目前已經工業化的高分子材料中耐熱性zui高的品種,由于具有*的綜合性能,所以可以作為薄膜、涂料、塑料、復合材料、膠粘劑、泡沫塑料、纖維、分離膜、液晶取向劑、光刻膠等在技術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被稱為“解決問題的能手”。 聚酰亞胺薄膜又是一種新型的耐高溫有機聚合物薄膜 , 是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在*性溶劑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經縮聚并流涎成膜,再經亞胺化而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性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 、 電性能 、 化學穩定性以及很高的抗輻射性能、 耐高溫和耐低溫性能 (-269 ℃至 + 400 ℃ )。1959 年美國杜邦公司首先合成出芳香族聚酰亞胺 ,1962 年試制成聚酰亞胺薄膜 (PI薄膜 ),1965 年開始生產 , 商品牌號為 KAPTON。 60 年代末我國只能小批量生產聚酰亞胺薄膜,現在聚酰亞胺薄膜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海、宇宙飛船、火箭導彈、原子能、電子電器工業等各個領域。
聚酰亞胺作為一種特種工程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納米、液晶、分離膜、激光等領域。近來,各國都在將聚酰亞胺的研究、開發及利用列入21世紀zui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聚酰亞胺,因其在性能和合成方面的突出特點,不論是作為結構材料或是作為功能性材料,其巨大的應用前景已經得到充分的認識。
聚酰亞胺薄膜自1966年推向市場,就以其優異的電氣性能、阻燃性能、耐高溫和耐輻射性能,作為高性能絕緣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電子電氣工業和信息產業等各個領域。1976年美國聚酰亞胺薄膜的產銷僅220噸(以厚度1mil 計,約合440萬平米),而發展到2000年前后美國和日本聚酰亞胺薄膜產銷量迅速提升,2000年產能達到3430噸,2005年則美日兩國產能達到4150噸。再計入中國等國家保守的600噸產銷量,2005年聚酰亞胺薄膜的產銷量已達5000噸。此間2002年杜邦公司將生產能力提高25%,2003年對聚酰亞胺薄膜的需求劇增,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2003年杜邦東麗合資公司投資90億日元在日本新建生產線一條,2004年杜邦又在美國本土新建一條生產線。品種也大為擴大,如耐電暈、熱熔型、低收縮及低吸水等規格。
主營熱銷產品:3240環氧板,聚酰亞胺薄膜,絕緣材料,青殼紙,浸漬纖維制品,酚醛樹脂層壓板,歡迎廣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