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聚氨酯網11月25日訊 關于是否禁用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問題仍然是相關人員關注的焦點。聚氨酯保溫材料與目前市場用于建筑保溫的有機材料相比究竟是不是更易燃?聚氨酯保溫材料燃燒后是否一定會產 生致使人喪命的毒氣?這些都是目前公眾想知曉的問題,同時也是企業急于向公眾傳達的問題。
利爾居保溫材料有限公司的鄭景輝于昨日接受了PUWORLD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達到國家標準的B1級防火聚氨酯保溫材料,能在燃燒時迅速碳化,形成可耐700攝氏度高溫的碳化層,保護內部保溫材料以及建筑墻體,延緩火勢,阻止火焰的擴散。據介紹,該公司的阻燃聚氨酯板是PIR結構的未添加阻燃劑而可達阻燃效果的產品。
在利爾居公司的實驗室里相關實驗師證實,達標的聚氨酯材料有較好的防火性能。以下是在試驗中,在同等條件下,燃燒同等30秒時間后,得到達標聚氨酯產品和不達標聚氨酯產品、以及發生上海特 大火災現場的噴涂聚氨酯泡沫和EPS產品的圖片。
達標聚氨酯和工作人員在火災現場所得EPS保溫板燃燒性能的對比。
相關人員表示,事實上,在“11.15”火災中,產生更大火焰的是EPS材料,尤其是遇火融滴后的液體更易燃燒并且氣化。但也因其融
化,在現場難以找到證據。據悉,目前很多建筑保溫工程中采取聚氨酯和EPS等保溫材料混合的形式施工。
對于阻燃性能比聚氨酯好的酚醛泡沫,市場人士表示,酚醛泡沫由于結構等方面原因,物理性能難以達到聚氨酯的抗壓強度,易碎,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采訪結束時,相關負責人表示,達到標準的聚氨酯材料火焰高度很低,并且不會產生明火,燃燒后煙霧也較少,“這樣的聚氨酯,怎么會產生火災呢?”
某保溫板外企制造商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外85%左右的建筑都采用聚氨酯這種材料,但國外的聚氨酯保溫材料性能比較穩定,普遍能達到規定的防火等級。
昨日舉行的化工制造商高峰會議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史獻平在答羅地亞副總裁 Jean-Claude Steinmetz的關于外墻保溫問題上表示,中國的外墻保溫市場仍含有巨大商機,中國政府對建筑節能又出臺相關強制實施政策。他表示,未來中國會再舊樓改造方面投入資金。相關企業可尋找有效途徑抓住這個市場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