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調控一體化監控信號管理措施
1監控信號的規范要求
1.1監控信號名稱
電力系統中,進行明確監控信號是實現調控一體化的前提,而系統結構本身就較為復雜,信號也隨之呈現多樣化特點。因此,需要規范監控信號的名稱,并以統一形式對其進行表示。一般情況下,電力系統信號的表現形式基本一致。信號表示前,首先需要確定變電站、電壓級別和間隔名稱等重要信息,確保無誤后才能按照規范要求呈現信號名稱。監控信號名稱的組合為變電站名稱、電壓級別、設備名稱、信號規范和間隔名稱。將以上幾個要素組合在一起,就是監控信號的完整名稱,提高了監控信號名稱的規范性。具體地,應當以實際情況為基準,促使其反映的內容真實有效,從而為后續信號監控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可靠保證,進而精準地體現電力系統的實時運行情況。
1.2監控信號類別劃分
基于監控信號名稱和等級差異性的特點,應當嚴格按照相應規律和標準將其歸納到不同的界定范疇中,這就能夠將信號內容和關聯要素充分體現出來,便于監控工作者及時掌握信號情況,從而明確電網運行狀態。在常規條件下,可以將監控信號劃分到以下三個分類中:首先,監控信號異常,導致該類信號出現的直接原因是系統故障或者是存在不規范操作問題,電網在此種因素作用下必然難以維持正常運行狀態,除此之外,系統如果存在其他安全隱患,也會導致監控信號呈現出異常狀態,表現形式也必然與正常狀態存在差異;第二類信號能夠反映電網中一、二次電氣設備運行的異常情況及設備健康指標;后一類信號則夠展現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通過對該類信號進行觀察,能進一步明確系統運行特點和方式。
2信號監控工作的類別劃分
在電力系統一體化調控階段,工作重心是圍繞監控信號進行的。依托信號分析,能夠精準掌控系統運行情況,因為監控信號是調控工作高效開展的關鍵及首要前提。以天為工作日,監控信號會數以萬計地匯集到調控中心。但是,在天氣發生改變或者開展電路檢修工作時,監控信號的數量會隨之上升,大大增加了信號處理難度。在如此龐大的監控信號處理需求中,依托技術實現處理,基本上難以實現。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監控信號處理效率,需要對信號類型進行科學劃分,為后續處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夯實基礎。
2.1實時信號監控
實時信號監控從本質上來看是以工作人員為主導,對電網中的監控信號進行類型上的區分。根據信號緊急等級,能為后續處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優化處理的監控信號是上文概述的一類和第二類信號,同時應當根據信號類型,充分了解電網系統運行情況,進而明確系統中的故障問題和安全隱患,提高系統調度質量,合理規避安全風險。此外,依托強大的數據支持,能夠為系統快速定位故障點夯實基礎,大幅提升故障排除效率。
2.2后臺信號分析
在電力系統運行階段,調控一體化能效的提升與后臺信號分析密不可分。只有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提高信號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才能為后續系統調控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因此,基于現階段信號數量增多的趨勢特點,應當確保信號分析工作不斷深化,拓展其覆蓋面積,進而實現對海量信號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也只有實現調控能效的全面貫穿,才能及時解決電網系統運行中存在的隱患和故障問題,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展個性化防護及管理工作。
3監控信號的顯示特點
在電力系統實際運行階段,為了提高系統的優化指標,促使信號監控和信號分析工作指標達到預期標準,需要重點強化監控信號的顯示工作,通過設計進一步提升信號顯示質量。通常情況下,監控信號可以通過圖形、事項顯示窗等形式體現出來,而提高監控質量的關鍵點就在信號呈現效果的清晰化顯示上。因此,這就需要依托事項顯示窗,對監控信號進行精細化劃分,確保監控工作人員能夠獲取更為全面、精準的監控信號。通常情況下,監控信號可以如下進行分類顯示。一是設置開關事故跳閘區,顯示開關位置在非正常狀態下的變位信號;二是事故信號區,顯示電網設備故障跳閘和影響變電站安全運行的一類信號;三是異常信號區,顯示異常類的軟報文和硬接點等二類信號;四是狀態信號區,顯示反映電氣設備運行狀態的三類信號;五是遙測越限區,顯示各類負荷、電壓、電流、功率因素和溫度等遙感信息的越限信號;六是綜合信號區,分區顯示全網信號、試驗信號、遠動信號和AVC事項信號等。因此,不同分區中所顯示的信號類型大不相同。在電力系統調控一體化階段,依托分區特點就能明確監控信號的類型,而后通過對信號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對系統運行狀態的分析和處理。
4電力系統調控一體化監控信號管理中異常信號的處理措施
在電力系統調控一體化監控信號管理過程中,異常信號管理為側重點。這是因為監控信號正常代表系統運行保持穩定狀態,一旦監控信號呈現異常狀態,說明系統運行效率下降,并可能伴隨故障問題出現。因此,在監控信號異常時,應當在一時間將信息反饋給維修人員,確保故障得到及時處理。如果維修人員不能及時處理故障,需要將這一情況記錄并以檔案形式保存下來,同時將故障交由檢修部門進行處理。監控人員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記錄好獲取的信號情況,以更好地處理異常信號。在電網運行過程中,導致異常信號出現的直接原因是系統存在故障或者安全隱患。這是較為常見的異常信號誘導因素,但是并不排除有其他問題影響信號表現形式。如果能夠借助處理措施對異常信號進行控制,就能合理縮減干擾問題[1]。
4.1由裝置定值不合理引起的信號異常情況
在電力系統實際運行階段,保護裝置的設置*。在保護作用發揮階段,能夠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使各項運行指標趨于理想狀態。部分保護裝置中涵蓋的全部啟動定值和返回值,都與參數運行狀態重疊。雖然處于標準運行環境下,但是只要存在重疊現象,就會為設備的正常運行帶來阻滯性影響。因此,為了改善這一不良現象,需要針對實際情況,對保護定值進行優化并將其調整到適宜范圍內。同時,應當不斷加強與工作人員的交流協作,便于制定合理化的調節措施,從而合理規避信號異常問題。
4.2操作伴生信號
操作伴生信號實際上是以設備運行情況為基準的信號類型。該種信號在出現時并不會維持較長時間,一般以短時間呈現出主要特點。因此,操作伴生信號在做出復位行動時,速度普遍較快,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監控信號管理難度。基于短暫復位表現,應當在監控階段進行重點強化。也就是說,監控階段應結合實際情況對控制措施進行優化選擇,充分發揮其作用,進而借助過濾作用提高屏蔽質量。如果系統運行過程中忽視出現操作伴生信號,促使系統接收該信號,就會導致該類信號被短暫置放于緩存區域,一旦復歸效率不高,就會阻礙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
4.3遙測越限頻報信號
遙測越限頻報信號問題存在不僅會阻滯監控信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2],還會導致電力系統運行能效不斷下降。因此,對導致該類信號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探究具有重要意義。常規環境下,對線路載流量進行調整的同時,需要確保遙測限制與之一致。一旦只調節載流量忽視遙測現值,系統運行階段就會以初始現值為基準進行維持運作,導致判斷失誤等問題頻繁發生。此外,系統中每個線路都存在負荷的大承受值,如果負荷承載呈快速上升趨勢并超出預設范疇,就會伴隨出現越限問題。該類越限信號的報告會有大概幾十秒的延時誤差,在缺少控制措施的情況下,會阻礙越限信號的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