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鎘污染農用地修復技術比選原則
閱讀:581 發布時間:2021-3-1
重金屬鎘污染農用地修復技術比選原則
修復技術將以以下的原則為依據,就場地的污染物常用的修復技術進行篩選評估。
(1)目標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決定了選擇修復技術時的方向,修復技術的實現原理如果與污染物的特性相匹配,則保證了大方向的正確性;
(2)技術成熟度:為保證該場地修復工程的實施可靠性,本修復方案設計盡可能采用成熟的修復技術,避免采用處于研究或應用初期的修復技術。同時考慮施工所需的相應資源,如設備、操作人員、水電供應等,以確保修復工程能順利執行,不致因為設備核心配件或人員欠缺,而延宕作業期程;
(3)場地適用性和應用限制:針對地塊現狀、地質條件、污染程度和范圍,以及場地未來用地規劃等因素選擇適宜的修復技術,能夠達到修復目標值及國家相關標準,以達到控制場地周邊及人群污染風險的修復目的;
(4)修復時間和成本:為盡快完成該地塊場地修復,實現土地開發利用價值的較大化,同等條件下選擇修復時間較短和成本較低的修復技術;
(5)對周邊環境影響:盡量減少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的環境影響,避免二次污染。
針對農用地中的重金屬鎘污染,初步篩選出以下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土壤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土壤淋洗技術和植物修復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