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振電路的作用
諧振電路的作用
諧振即物理的簡諧振動,物體的加速度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的作用下的振動。
在具有電阻R、電感L和電容C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電路兩端的電壓與其中電流相位一般是不同的。如果調節電路元件(L或C)的參數或電源頻率,可以使它們相位相同,整個電路呈現為純電阻性。電路達到這種狀態稱之為諧振。在諧振狀態下,電路的總阻抗達到極值或近似達到極值。研究諧振的目的就是要認識這種客觀現象,并在科學和應用技術上充分利用諧振的特征,同時又要預防它所產生的危害。按電路聯接的不同,有串聯諧振和并聯諧振兩種。
串聯諧振
電感電壓與電容電壓等值異號,即電感電容吸收等值異號的無功功率,使電路吸收的無功功率為0;電場能量和磁場能量都在不斷變化,但此增彼減,互相補償,這部分能量在電場和磁場之間振蕩,全電路電磁場能量總和不變 ;激勵供給電路的能量全轉化為電阻發熱。為了維持振蕩,激勵必須不斷供給能量補償電阻的發熱消耗,與電路中總的電磁場能量相比每振蕩一次電路消耗的能量越少,電路的品質越好。
并聯諧振
電感電流與電容電流等值異號。我們常用的錄音機、復讀機等電子產品中的LC震蕩電路即是諧振電路。
簡諧振動
其動力學方程式是F=-kx。 諧振的現象是電流增大和電壓減小,越接近諧振中心,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轉動變化快,但是和短路的區別是不會出現零序量。
諧振電路特點:
a.電路阻抗Z小,且為純電阻,及Z=R
b.電路中的電流I達到大值,且與電源電壓相同
電路發生串聯諧振時的電流稱為諧振電流,用Io表示,當電源電壓一定時:
可根據RLC串聯電路的電流是否達到大來判斷是否發生了串聯諧振。
c.L、C上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
因此串聯諧振又稱為電壓諧振,諧振時電感和電容兩端的等效阻抗為0,相當于短路。
d.電阻上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達到大值。
e.功率
有功功率:電源發出的功率及時電路電阻消耗的功率,且功率大
無功功率:諧振時,電路不從外部吸收無功功率。但電路內部的電感和電容之間周期性的進行磁場能量與電場能量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