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發展的義齒加工產業,千億級市場下的發展機遇
關于假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自己牙齒出現問題,嚴重的時候醫生就會建議佩戴假牙或者鑲嵌假牙。鑲嵌完成后不僅可以像之前一樣正常咀嚼食物、還比之前更加美觀。
假牙又名“義齒”,醫學上是對上、下頜牙部分或全部牙齒缺失后制作的修復體的總稱。其種類可以分為固定義齒,活動義齒和種植牙。
隨著群眾消費水平的提升、合格牙醫數量的增加以及相關學術的發展,我國的種植牙市場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2011年時我國年種植牙顆數僅為12萬顆左右,2013年增長至30萬顆,2016年已超過百萬顆,2017年接近200萬顆,2011-2017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6%,增長的種植牙市場之一。
據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在35~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為36.4%,平均牙量每人29顆,缺牙已修復比例82.8%;65歲~74歲老人當中,86%存在牙缺失,全口無牙的比例為4.5%,平均牙量22顆,缺牙已修復比例為63.2%。保守估計,城市中年缺牙群體的種植牙滲透率20%,農村中年群體的滲透率5%,老年人群的滲透率0.1%,那么按照我國的人口數據,則種植牙市場的潛在存量需求數量約為4000萬顆,理論存量市場需求金額達到4000億元以上。
針對牙齒修復,目前主流方式有三種:
1、活動義齒,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安裝假牙。義齒通過剩余牙齒上的卡環以及支托來固定,口腔內其余牙齒和牙床會分擔一部分咀嚼壓力。這也是見的牙齒修復方式,其優勢是材料價格比較低,制作工序簡單,對牙體組織的磨除相對較少。
2、固定義齒,也就是烤瓷牙。通過磨平缺失牙齒周邊健康牙齒,人為的制造一個支柱,然后將牙齒架起來。可以保證義齒長時間的穩定在口腔內,并且具備非常強的咀嚼功能,口腔內無異物感。
3、種植牙,目前修復方式。種植牙主要有三部分構成:種植體、種植基臺和牙冠。種植體是整個種植過程中核心的部件,通過“骨結合”的方式固定在牙頜骨上,充當人工牙根,再通過基臺與上部的牙冠連接,從而行使功能。種植牙具備三種植入方式:單顆植入、 橋接植入和 All on 4 全口無牙頜植入。對正常牙齒的損傷比較小,可以發揮與天然牙相同的咀嚼功能,并且樣式美觀耐用,使用周期很長,是現在比較流行也是比較好的缺牙修復方式。如今,種植牙植入已經成為口腔醫學界和缺牙患者的。
隨著椅旁CAD/CAM的逐漸完善,許多義齒基本上在口腔醫院就可以完成。椅旁CAD/CAM其實就是把義齒加工的一整套全部放在了醫院,也就是說不用等義齒加工廠來制作義齒,醫院自己就可以做。隨著技術的更新和完善,速度也比傳統的義齒制作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