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_91精品國產高清久久久久久91_?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_欧美色图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_中文字幕熟女网_国产精品男人爽免费视频_九九无码网战_亚洲日本三级电影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DVD手机在线不卡

| 注冊| 產品展廳| 收藏該商鋪

行業產品

當前位置:
杭州柏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實驗報告

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實驗報告

閱讀:13562        發布時間:2021-6-17

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養基的配置原則和方法。

3. 掌握高壓蒸汽滅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

是一種應用*泛和最普通的細菌基礎培養基,有時又稱為普通培養基。由于這種培養基中含有一般細胞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供細菌生長繁殖之用。

高壓蒸汽滅菌:

主要是通過升溫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達到殺死微生物的效果。將滅菌的物品放在一個密閉和加壓的滅菌鍋內,通過加熱,使滅菌鍋內水沸騰而產生蒸汽。待蒸汽將鍋內冷空氣從排氣閥中趨盡,關閉排氣閥繼續加熱。此時蒸汽不溢出,壓力增大,沸點升高,獲得高于100℃的溫度導致菌體蛋白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三、實驗材料

1. 藥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儀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壓蒸汽滅菌鍋、移液管、試管、燒杯、量筒、三

角瓶、培養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藥匙、稱量紙、pH試紙、記號筆、棉花等。

四、操作步驟

(一)玻璃器皿的洗滌和包裝

1.玻璃器皿的洗滌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須洗刷干凈。將三角瓶、試管、培養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滌劑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來水及蒸餾水沖凈。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滌劑的水浸泡,再用自來水及蒸餾水沖洗。洗刷干凈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備用。

2.滅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裝

(1) 培養皿的包扎:培養皿由一蓋一底組成一套,可用報紙將幾套培養皿包

成一包,或者將幾套培養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鐵皮圓筒內,加蓋滅菌。包裝后的培養皿須經滅菌之后才能使用。

(2) 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脫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雜菌進入管內,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應距管口約0.5cm左右,棉花自身長度約1~1.5cm。塞棉花時.可用一外圍拉直的曲別針、將少許棉花塞入管口內。棉花要塞得松緊適宜,吹時以能通氣而又不使棉花滑下為準。

先將報紙裁成寬約5cm左右的長紙條,然后將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頂部

放在長條報紙的一端,約成45℃角,折疊紙條包住頂部,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將移液管壓緊.在桌面上向前搓轉,以螺旋式包扎起來。上端剩余紙條,折疊打結,準備滅菌。

(二)液體及固體培養基的配制過程

1.液體培養基配制

(1)稱量(假定配制1000ml培養基)

按培養基配方比例依次準確地稱取3.0g牛肉膏、10.0 g蛋白胨、5.0gNaCl放入燒杯(或1000ml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燒杯或表面皿中稱量,用熱水溶化后倒入燒杯。

(2)溶化

在上述燒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約700ml),用玻棒攪勻,然后,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溶解,將藥品*溶解后,補充水到所需的總體積(1000ml);如果配制固體培養基時,將稱好的瓊脂放人已溶的藥品中,再加熱溶化,最后補足所損失的水分。

(3)調pH

調pH:一般用pH試紙測定培養基的pH。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試紙,然后用鑷子夾取此段pH試紙,在培養基中蘸一下,觀看其pH范圍,如培養基偏酸或偏堿時,可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溶液進行調節。調節pH時,應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過酸或過堿,破壞培養基中成分。邊加邊攪拌,并不時用pH試紙測試,直至pH達7.4-7.6。反之,用1mol/LHCl進行調節。

2.固體培養基的配制

配制固體培養基時,應將已配好的液體培養基加熱煮沸,再將稱好的瓊脂(1.5~2%)加

入,并用玻棒不斷攪拌,以免糊底燒焦。繼續加熱至瓊脂全部融化,最后補足因蒸發而失去水分。

(三)培養基的分裝

根據不同需要,可將已配好培養基分裝入試管或三角瓶內,分裝時注意不要使培養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養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時,可用鑷子夾一小塊脫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養基,并將脫脂棉棄去。

1.試管的分裝

取一個玻璃漏斗,裝在鐵架上,漏斗下連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與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彈簧夾。分裝時,用左手拿住空試管中部,并將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試管內,以右手拇指及食指開放彈簧夾,中指及無名指夾佐玻璃管嘴,使培養基直接流入試管內。裝入試管培養基的量視試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試管大小為15×150 mm時,液體培養基可分裝至試管高度1/4左有為宜;如分裝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時,在瓊脂*融化后,應趁熱分裝于試管中。用于制作斜面的固體培養基的分裝量為管高1/5(約3—4mI),半固體培養基分裝量為管高的1/3為宜。

2.三角瓶的分裝

用于振蕩培養微生物時,可在250 m1

用于制作

平板培養基用時,可在250 m1三角瓶中加入150ml

粉(按2%計算),滅菌時瓶中瓊脂粉同時被融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試管、三角瓶的包扎

為了培養好氣性微生物,需提供優良通氣條件,同時為防止雜菌污染,則必須對通入試管或三角瓶內空氣預*行過濾除菌。通常方法是在試管及三角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試管棉塞的制作

制棉塞時,應選用大小、厚薄適中的普通棉花一塊,鋪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團孔上,用右手食指將棉花從中央壓入團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壓入試管或三角瓶口。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疊卷塞法制作棉塞。

制作的棉塞應緊貼管壁,不留縫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縫隙侵入,棉塞不宜過緊或過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試管不下落為準。棉塞的2/3在試管內,1/3在試管外。目前也有采用硅膠塞代替棉塞直接蓋在試管口上。

將裝好培養基并塞好棉塞或硅膠塞的試管捆成一捆,外面包上一層牛皮紙。用記號筆注明培養基名稱及配制日期,滅菌待用。

2.三角瓶棉塞制作

通常在棉塞外包上一層紗布,再塞在瓶口上。有時為了進行液體振蕩培養加大通氣量,則可用8層紗布代替棉塞包在瓶口上,目前也有采用硅膠塞直接蓋在瓶口上。

在裝好培養基并塞好棉塞或包扎八層紗布或蓋好硅膠塞的三角瓶口上,再包上一層牛皮紙并用線繩捆好,滅菌待用。

(五)培養基的滅菌

將上述培養基以0.103MPa,l21℃,20min高壓蒸氣滅菌。

滅菌過程:

1. 加水:首先將內層鍋取出,再向外層鍋內加入適量的水,使水面沒過加熱蛇

管,與三角擱架相平為宜。切勿忘記檢查水位,加水量過少,滅菌鍋會發生燒干引起炸裂事故。

2. 裝料:放回內層鍋,并裝入待滅菌的物品。注意不要裝得太擠,以免妨礙蒸

汽流通而影響滅菌效果。裝有培養基的容器放置時要防止液體溢出,三角瓶與試管口端均不要與桶壁接觸,以免冷凝水淋濕包扎的紙而透入棉塞。

3. 加蓋:將蓋上與排氣孔相連的排氣軟管插入內層鍋的排氣槽內,擺正鍋蓋,

對齊螺口,然后以對稱方式同時旋緊相對的兩個螺栓,使螺栓松緊一致,勿使漏氣,并打開排氣閥。

4. 排氣:打開電源加熱滅菌鍋,將水煮沸,使鍋內的冷空氣和水蒸汽一起從排

氣孔中排出。一般認為當排出的氣流很強并有噓聲時,表明鍋內的空氣已排盡,沸騰后約需5分鐘。

5. 升壓:冷空氣*排盡后,關閉排氣閥,繼續加熱,鍋內壓力開始上升。

6. 保壓:當壓力表指針達到所需壓力時,控制電源,開始計時并維持壓力至所

需的時間。如本實驗中采用0.1Mpa,121.5℃,20分鐘滅菌。

滅菌的主要因素是溫度而不是壓力,因此鍋內的冷空氣必須*排盡后,才能關閉排氣閥,維持所需壓力。

7. 降壓:達到滅菌所需的時間后,切斷電源,讓滅菌鍋溫度自然下降,當壓力

表的壓力降至“0”后,方可打開排氣閥,排盡余下的蒸汽,旋松螺栓,打開鍋蓋,取出滅菌物品,倒掉鍋內剩水。壓力一定要降到“0”后,才能打開排氣閥,開蓋取物。否則就會因鍋內壓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內的培養基或

試劑由于內外壓力不平衡而沖出容器口,造成瓶口被污染,甚至灼傷操作者。

(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

1.斜面的制作

將已滅菌裝有瓊脂培養基的試管,趁熱置于木棒或玻棒上,使成適當斜度,凝固后即成斜面。斜面長度不超過試管長度l/2為宜。如制作半團體或固體深層培養基時,滅菌后則應垂直放置至凝固。

2.平板的制作

將裝在三角瓶或試管中已滅菌的瓊脂培養基融化后,待冷至50℃左右傾入無菌培養皿中。溫度過高時,皿蓋上的冷凝水太多;溫度低于50℃,培養基易于凝固而無法制作平板。

平板的制作應在火旁進行,左手拿培養皿,右手拿三角瓶的底部或試管,左手同時用小指和手掌將棉塞打開,灼燒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將培養皿蓋打開一縫,至瓶口正好伸入,傾入10~15mL培養基,迅速蓋好皿蓋,置于桌上,輕輕旋轉平皿,使培養基均勻分布于整個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七)培養基的滅菌檢查

滅菌后的培養基,一般需進行無菌檢查。最好取出1~2管(瓶),置于37℃溫箱中培養1~2天,確定無菌后方可使用。

篇二: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實驗報告(詳細)

一、實驗題目: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

二、實驗目的:

1、明確培養基的配置原則,掌握配置方法。

2、了解滅菌的原理,學習掌握滅菌器的使用方法。

三、實驗器材:

1、藥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鈉、水、瓊脂。

2、儀器:三角瓶、培養皿、試管、線繩、棉花、燒杯、報紙、移液管、試管架、鐵針、量筒。

四、實驗原理:

1、培養基的制備

包括一下幾種成分:

(1)水分:主要成分。

(2)N源:包括無機氮和有機氮。

(3)C源:主要是含碳有機物、碳氫化合物等。

(4)無機鹽:如NaCl、KH2PO4等。

微量元素:Cu、K、Mg、S、P、Zn。

有些還需要添加“生長因子”,通常是維生素類、某些氨基酸或核酸等。

2、培養基配置的原則

根據不同的培養對象及培養目的,選用不同的培養基,但有機物總量不得超過15%,鹽類一般不超過1%。

培養基有以下分類:

按成分: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

按狀態: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

按用途:基礎培養基、營養培養基、鑒別培養基、選擇培養基

培養基配好后應立即滅菌,防止營養物質中的微生物富集。

3、滅菌:

用理化手段殺滅一切微生物的營養體,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實驗中應對所有儀器、操作場所、藥品及培養基滅菌或消毒。

(1)高壓蒸汽滅菌:將物品放入封閉的加壓滅菌器,加熱使滅菌鍋套間的水沸騰產生蒸汽,將冷空氣排盡,壓力上升,使水沸點變高,導致菌體蛋白質變性,一般0.1MPa、121℃、15~30min可以*滅菌,本次實驗滅菌20min。若是含糖培養基,110℃、30min。

(2)干熱滅菌:微生物細胞內蛋白質因高溫而凝固變性。因高溫,所以含水量小,不利于蛋白質受熱變性,所以溫度高,時間長。

(3)紫外滅菌:誘導胸腺嘧啶二聚體形成抑制DNA復制。

(4)過濾除菌:實驗室中用微孔濾膜(孔徑一般為0.22μm)。除病菌需更小。

五、實驗步驟:

1、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制備

依次準確稱取0.5g牛肉粉、1.0g蛋白胨、0.5gNaCl放入燒杯,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攪勻溶解,移入三角瓶,并加入1.5g瓊脂。加上棉塞,迅速拔出能發出清脆聲響即可,用報紙包住并系好麻繩。

2、包移液管和培養皿

(1)包一包培養皿(一包五個):用手壓緊、塞好,折出棱角,包好后搖晃沒有培養皿相互碰撞的聲音即可。

(2)包2支移液管:用棉花塞好移液管尾部,露出1~2cm即可。取長條報紙,一端折

90°角,緊密嚴實沿30°角卷好移液管,尾部疊好防止散開。

3、高壓蒸汽滅菌

(1)滅菌前要先看水位是否合適。

(2)將包好的待滅菌物品放入內層鍋,不要裝得太擠,棉塞不應染上培養基。

(3)加蓋,兩兩對稱旋緊螺栓。

(4)設定條件:0.1MPa、121℃、20min,進行加熱。

(5)先打開排氣閥,待空氣排盡后,關上排氣閥。

(6)結束后,自然降溫,壓力降為0后,打開排氣閥取出物品。

4、干熱滅菌

(1)將包好的待滅菌物品放入電熱干燥箱內,關好門箱。

(2)設定條件:160~170℃,恒溫2h。

(3)結束后,切斷電源,自然降溫,降到70℃以下后開箱取物。

六、思考題:

1、你配制的是什么培養基?

選擇培養基。

2、選擇培養基與鑒別培養基的區別?這兩種培養基的應用情況。

選擇培養基是指根據某種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其對某化學、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其功能是使混合菌樣中的劣勢菌變成優勢菌,從而提高該菌的篩選效率。如以纖維素作碳源的培養基可分散到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分散酵母菌或霉菌時,可添加適量的青霉素、四環素或鏈霉素,以抑制細菌和放線菌的生長。

鑒別培養基是在成分中加入有能與目的菌的無色代謝產物發生顯色反應的指示劑,從而達到只須用肉眼辨別顏色就能方便地從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養基,此類培養基一般用于鑒定不同微生物。如EMB即伊紅美乳糖造就基。大腸桿菌分解乳糖產生大量混合酸,可染上酸性伊紅,伊紅和美蘭結合,菌落被染成深紫色,從菌落外貌的發射光中還可以看到綠色金屬發光。

篇三:實驗二 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

實驗二 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

一、 實驗目的

微生物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營養需要,培養基即人工培養微生物、為其生長發育提供所需營養的基質。培養基配好后必須經過滅菌方能用于分離培養微生物試驗,因此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是植物病理實驗室中最基本的工作,通過本次實驗學習植病實驗室中常用培養基的配制方法和高壓滅菌鍋的使用方法。

二、內容、材料和方法

(一)培養基的配制

培養基按組成成分及對這些成分了解的程度分為天然培養基、半組合培養基和組合培養基三類,從物理性質上又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兩類,培養基的種類不同,配制方法也有差異,限于時間,本次實驗僅配制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1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PSA)

這是植病實驗室常用的培養基(簡稱PSA),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分離和培養,有時也用于植物病原細菌。

成分:馬鈴薯200克

蔗 糖 10~20克

瓊 脂 17~20克

加水至1000毫升

方法: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切塊,加水煮沸半小時,用雙層紗布濾去薯塊,補足水量,加入瓊脂,加熱熔化,再加糖,待*化后,乘熱用雙層紗布過濾分裝,塞好棉塞高壓滅菌。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略帶酸性,培養真菌無需調節pH,培養細菌則調節pH至中性,此培養基留作下次實驗分離培養病原真菌用,故不必調節pH。

5人分作一組,1、2組各作此培養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裝試管,每管約10毫升,滅菌后擺成斜面;其余300毫升,分裝在3個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裝100毫升左右,滅菌后妥善保存,留待下次實驗使用。

2肉汁胨培養基(BPA)

這種培養基主要用于細菌的分離和培養

成分:牛肉浸膏 3克

蛋白胨 5~10克

蔗糖 10克

酵母浸膏 1克

瓊脂 17~20克

加水至 1000毫升

方法:先將瓊脂加熱熔化于大部水中,再將其它各成分用少量水化開加入,調節pH至7,趁熱用雙層紗布過濾,分裝,塞棉塞高壓滅菌。

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十分粘稠,不易稱重,稱重時用小燒杯盛裝,以玻璃棒沾取,故要先稱好杯和棒的重量后,再開始沾取浸膏稱重,稱后將杯和棒上粘著的浸膏洗凈于鍋中。調節培養基pH至中性的方法如下:配成1N的HCl和NaOH,并另分別稀釋配成1/20 N的HCl和NaOH。取培養基2毫升,加蒸餾水7.5毫升,加指示劑溴百里酚藍指示劑5滴,這時如培養基的測樣呈黃色則用有刻度吸管加入1/20 N的NaOH若呈藍色則加入1/2O N的

HCl,使培養基最后呈草綠色即調節到中性,此刻所加酸或堿的毫升數的25倍即等于在1000毫升培養基中所需要加入lN 的NaOH或HCl的毫升數(注意這次是作500毫升培養基),加蒸餾水稀釋的目的防止調節過程中培養基凝固。

調節pH至中性的簡便方法是用石蕊示紙。也可以用多孔白色瓷板,在孔中加少量培養基和溴百里酚藍或其它指示劑1—2滴,根據顏色反應,在所配的培養液中加入少量lN的NaOH或HCl,然后再取樣測定,如此反復多次,達到所需求的反應為止。

5人分為一組,3、4兩組各作此培養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裝試管,每管約100毫升,滅菌后擺成斜面,其余300毫升分裝在3個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裝100毫升左右,滅菌后妥善存放,留待下次實驗使用。

此外,1、2、3、4各組均制備15管試管裝和2瓶三角瓶裝的無菌水。

(二)培養基的滅菌

為了得到某種病原物的純培養,配好的培養基必須經過滅菌才能使用,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器物表面及其內部的所有微生物,滅菌與消毒的概念不同,消毒則是指消滅器物或植物組織表面的某些微生物(能常稱雜菌),而不是消滅所有的微生物。

滅菌的方法很多,植病實驗室常用的有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兩種方法,一般培養皿、吸管等玻璃儀器用干熱滅菌法進行滅菌。而培養基和實驗用的土壤,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進行滅菌,具體滅菌方法和步驟如下:

1干熱滅菌法

(1)將培養皿、吸管等玻璃器皿洗凈干燥后,用舊報紙包好,或裝入特制的鐵筒中(每個吸管用紙包好后裝入鐵筒),包紙時應將吸取的一端放在取時先折開的一端,以便取用時手勿觸及要求滅菌的一端。

(2)將包裝好的玻璃儀器擺入電熱烘箱中,彼此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流通空氣。

(3)關緊箱門,打開排氣孔接上電源。

(4)待箱內空氣排出到一定程度時,閉上排氣孔,繼續加熱至一定溫度后,用定溫固定溫度,滅菌溫度一般165℃—175℃保持1小時即可。

(5)待自然降溫冷卻后(60℃以下)才能開門取出玻璃器皿,避免由于溫度突然下降而引起玻璃器皿碎裂。

2高壓蒸汽滅菌法

高壓蒸汽滅菌法又稱濕熱滅菌,它的原理是利用高壓來提高蒸汽的溫度,達到滅菌的目的,其操作步驟如下:

(1)關好排水閥門放入清水至標度為止,注意水量一定要加足,否則容易造成事故。

(2)將要滅菌的培養基、滅菌水等裝入鐵絲籠中,并用牛皮紙蓋好后放入滅菌鍋中,關上器蓋,旋緊螺旋時,先將每個螺旋旋轉到一定程度(不要太緊),然后再旋緊相對的兩個螺旋,以達到平衡旋緊,否則易造成漏氣,達不到*滅菌的目的。

(3)通電加溫,同時打開排氣活門,排盡鍋內的空氣,即活門沖出的全部是蒸氣時則表示*,此時可關閉排氣活門,如果過早關閉活門,排氣不*,也達不到*滅菌的目的。通常當壓力表指針升至5磅時,打開排氣活門放氣,降至零點,再關閉活門。

(4)壓力表的指針上升時,鍋內溫度也逐漸升高,當壓力表指針升至15磅時,蒸氣溫度相當于120℃—121℃(等于一個大氣壓),此時開始計算滅菌時間,控制熱源,使處于15磅壓力保持30分鐘,即能達到*滅菌的目的,然后停止加溫。

(5)稍微打開一點排氣活門,使鍋內蒸氣緩慢排除,然后逐漸開大活門,氣壓徐徐下降,注意勿使排氣過快,否則會使鍋內的培養基沸騰而沖脫或沾濕棉花塞,但排氣太慢又使培養基在鍋內,受高溫處理時間過長,這樣對培養基也是不利的。一般從排氣到打開鍋蓋以10分鐘左右為好。

(6)當壓力表指針降到零、鍋內蒸氣*排盡時,打開鍋蓋取出培養基,如需制備固體斜面培養基時,則應趁熱將試管斜放在桌上,上面蓋上報紙以免落灰塵,冷卻后便可收起。 (7)最后將高壓滅菌器內的剩余水排出。

(8)抽取上述滅菌的培養基,放入25℃溫箱中,48小時后不見雜菌生出,便證明培養基已達到滅菌目的,可以使用。

此外,有些培養基在經高壓滅菌后,其營養成分容易分解而失去使用價值,此時可采用間歇蒸氣滅菌法,即將培養基放入高壓滅菌器內,加熱至100℃,保持1小時,每日菌一次,連續進行三次,即可達到滅菌的目的,又不至使營養物質分解。

三、思考題

1培養基有哪幾種類別? 各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法適用范圍如何? 電熱烘箱和高壓鍋如何操作? 各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3怎樣檢查培養基滅菌是否*? 關于微生物實驗--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的思考題!急! 2010-5-8 19:32 提問者: 喜歡和愛123 |瀏覽次數:1520次 1.在一般情況下為什么試管或三角瓶培養基要用棉花塞而不用軟木塞或橡皮塞? 2.高壓蒸汽滅菌過程中為什么一定要排放鍋內的冷空氣? 我來幫他解答 2010-5-8 19:58 滿意回答 1.棉花起到過濾、透氣的作用啊!并且棉花的開頭大小是可以盡可能改變的,而不需要非得找到合適的軟木或橡皮塞! 2.高壓蒸汽滅菌是將待滅菌的物品放在一個密閉的加壓滅菌鍋內,通過加熱,使滅菌鍋隔套間的水沸騰而產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劇地將鍋內的冷空氣從排氣閥中驅盡,然后關閉排氣閥,繼續加熱,此時由于蒸氣不能溢出,而增加了滅菌鍋內的壓力,從而使沸點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溫度。導致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在使用高壓蒸汽滅菌鍋滅菌時,滅菌鍋內冷空氣的排除是否*極為重要,因為空氣的膨脹壓大于水蒸汽的膨脹壓,所以,當水蒸汽中含有空氣時,在同一壓力下,含空氣蒸汽的溫度低于飽和蒸汽的溫度。 滅菌更*!

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

2006-09-20 00:00:00來源:評論:0我要評論

一、實驗目的 了解培養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養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了解常見滅菌、清毒基本原理

及方法;掌握干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及過濾除菌的操作方法。二、實驗原理 培養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長繁殖和合成代謝產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混合物。培養基的原材…

一、實驗目的

了解培養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養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了解常見滅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及過濾除菌的操作方法。

二、實驗原理

培養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長繁殖和合成代謝產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混合物。培養基的原材料可分為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素和水。根據微生物的種類和實驗目的不同,培養基也有不同的種類和配制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是一種應用*泛和最普通的細菌基礎培養基,有時又稱為普通培養基。由于這種培養基中含有一般細胞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長繁殖之用。

干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方法主要是通過升溫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達到殺死微生物的效果。

1.滅菌鍋、pH度紙、棉花、牛皮紙、記號筆、麻繩、紗布、吸管、培養皿、電烘箱、注射器、微孔濾膜過濾器、鑷子等。

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

四、實驗內容

1.稱量→溶化→調pH→過濾→分裝→加塞→包扎→滅菌→無菌檢查

2.干熱滅菌:裝入待滅菌物品→升溫→恒溫→降溫→開箱取物

3.高壓蒸汽滅菌:加水→裝物品→加蓋→加熱→排冷空氣→加壓→恒壓→降壓回零→排汽→取物→無菌檢查

4.過濾除菌:組裝滅菌→連接→壓濾→無菌檢查→清洗滅菌

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

1.要嚴格按配方配制。

2.調pH不要過頭。

3.干熱滅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過緊,注意溫度的時間控制,70oC以下放物、取物。

4.高壓滅菌要注意物品不要過多,加熱后排除冷空氣,到時降壓回零取物。

環節的操作技術與應用。

(3) 學習并掌握培養基的高壓蒸氣滅菌原理、操作關鍵技術和滅菌技術。

二、實驗原理

培養基的制備原理

培養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長發育的需要,用不同組分的營養物質調制而成的營養基質。人工制備培養基的目的,在于給微生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營養條件。把一定的培養基放入一定的器皿中,就提供了人工繁殖微生物的環境和場所。自然界中,微生物種類繁多,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營養類型,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實驗和研究上的目的不同,所以培養基在組成原料上也各有差異。但是,不同種類和不同組成的培養基中,均應含有滿足微生物生長發育的水分、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生長素以及某些特需的微量元素等。此外,培養基還應具有適宜的酸堿度(pH值)和一定緩沖能力及一定的氧化還原電位和合適的滲透壓。

根據制備培養基對所選用的營養物質的來源,可將培養基分為天然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和合成培養基三類。按照培養基的形態可將培養基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根據培養基使用目的,可將培養基分為選擇培養基、加富培養基及鑒別培養基等。

培養基的類型和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必須根據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目的進行選擇配制,本實驗分別配制常用培養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高氏一號合成培養基和馬鈴薯蔗糖培養基等固體培養基。

固體培養基是在液體培養基中添加凝固劑制成的,常用的凝固劑有瓊脂、明膠和硅酸鈉,其中以瓊脂最為常用,其主要成份為多糖類物質,性質較穩定,一般微生物不能分解,故用凝固劑而不致引起化學成份變化。瓊脂在95℃的熱水中才開始融化,融化后的瓊脂冷卻到45℃才重新凝固。因此用瓊脂制成的固體培養基在一般微生物的培養溫度范圍內(25℃-37℃)不會融化而保持固體狀態。

高壓蒸氣滅菌原理

高壓蒸汽滅菌是將待滅菌的物品放在一個密閉的加壓滅菌鍋內,通過加熱,使滅菌鍋隔套間的水沸騰而產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劇地將鍋內的冷空氣從排氣閥中驅盡,然后關閉排氣閥,繼續加熱,此時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滅菌器內的壓力,從而使沸點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溫度。導致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而達到滅菌的目的。

在同一溫度下,濕熱的殺菌效力比干熱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濕熱中細菌菌體吸收水分,蛋白質較易凝固,因蛋白質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溫度降低(表Ⅴ-2),二是濕熱的穿透力比干熱大(表Ⅴ-3);三是濕熱的蒸汽有潛熱存在,每1克水在100℃時,由氣態變為液態時可放出

2.26kJ(千焦)的熱量。這種潛熱,能迅速提高被滅菌物體的溫度,從而增加滅菌效力。

表Ⅴ-2 蛋白質含水量與凝固所需溫度的關系

卵自蛋白含水量(%)

50

25

18

6

30分鐘內凝固所需溫度(℃) 56 74-80 80-90 145 160-170

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實驗報告

 

杭州柏納科技歡迎您 

 華東區實驗室專業儀器設備集成供應商

收藏該商鋪

登錄 后再收藏

提示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復您~
二維碼 意見反饋
在線留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柳江县| 卢湾区| 孝义市| 威信县| 文成县| 西丰县| 奉贤区| 阿坝县| 元氏县| 股票| 高碑店市| 洪江市| 日照市| 六枝特区| 东山县| 洛隆县| 响水县| 黔西| 崇明县| 子长县| 五原县| 鄄城县| 隆昌县| 波密县| 黑河市| 永德县| 青州市| 萨嘎县| 巴马| 卢湾区| 南阳市| 凭祥市| 高台县| 北辰区| 江华| 来安县| 南宫市| 临朐县| 涟源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