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線氣體分析儀時,需綜合考慮檢測需求、工況環境、性能指標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儀器適配性和檢測準確性。以下是具體考量維度及要點:
一、檢測需求與分析目標
1.待測氣體種類與濃度范圍
單一/多組分檢測:
若僅需檢測單一氣體(如O?、CO),可選擇專用型分析儀(如磁氧分析儀、紅外CO分析儀);若需同時監測多種氣體(如煙氣中的SO?、NOx、CO?),則需多組分分析儀(如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
示例:煤化工過程中需監測合成氣(CO、H?、CH?)組分,需選擇具備多通道檢測能力的氣相色譜分析儀(在線GC)。
濃度范圍匹配:
低濃度(ppm級,如環境監測中的VOCs)需選擇高靈敏度儀器(如質譜儀MS、光離子化檢測器PID);高濃度(百分比級,如工業廢氣中的CO?)可選用紅外吸收或熱導檢測器(TCD)。
選擇在線氣體分析儀時,需以“檢測需求為核心,工況適配為前提”,先明確待測氣體種類、濃度范圍及精度要求,再結合環境條件(溫濕度、腐蝕性)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與采樣方式,最后綜合成本、合規性及服務支持完成選型。例如,石化行業催化裂化煙氣監測可選用紅外+電化學多組分分析儀,搭配伴熱采樣系統;而半導體行業高純氣體分析則優先考慮激光光譜或質譜技術,確保ppb級檢測精度和快速響應。
2.檢測精度與響應時間
精度要求:
科研或高純氣體分析(如半導體行業)需精度≤±1%FS;工業過程控制可接受±2%~5%FS。
響應時間(T90):
快速反應場景(如燃燒控制、應急監測)要求響應時間<10秒,可選擇激光光譜類儀器(如TDLAS激光氣體分析儀);常規過程監測可接受30~60秒。
二、工況環境適應性
1.環境溫度與壓力
溫度耐受:
高溫環境(如窯爐尾氣,>200℃)需選擇耐高溫采樣系統或原位式分析儀(如高溫型激光分析儀),普通儀器需搭配冷卻預處理裝置。
壓力影響:
高壓工況(如天然氣管道,>10MPa)需確認儀器耐壓等級,或通過減壓裝置預處理;負壓環境(如鍋爐煙氣)需確保采樣泵抽氣能力。
2.氣體特性(濕度、粉塵、腐蝕性)
濕度:
高濕度氣體(如濕法脫硫后煙氣,濕度>80%)易導致冷凝,需配置伴熱采樣管線(維持120~180℃)、干燥器(如Peltier冷阱),避免水分對光學元件(如紅外光源)的干擾。
粉塵與顆粒物:
含塵量>100mg/m³時,需多級過濾(如陶瓷濾芯+高效濾紙),防止堵塞采樣管路或磨損檢測器;高粉塵環境(如水泥窯)可選擇原位式激光分析儀(無需采樣,減少粉塵影響)。
腐蝕性氣體:
含SO?、HCl等酸性氣體時,采樣管路需選用耐腐蝕材料(如316L不銹鋼、聚四氟乙烯PTFE),預處理系統需加裝洗氣裝置(如堿液吸收)防止儀器腐蝕。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