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環保,化工,能源,電子/電池,電氣 |
---|
可實現鉆、車、銑、磨、切割、沖、激光加工和搬運設備的控制,備有全數字化的 SIMODRIVE611 數字驅動模塊。最多可控制 31 個進給軸和主軸,進給和快速進給的速度范圍為 其插補、三階多項式插補、控制值互聯和曲線表插補功能為加工各類曲線、
![]() |
參考價 | ¥2222-¥3000 |
更新時間:2022-12-14 12:19:53瀏覽次數:394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西門子PLC模塊1518處理器
1、電動機起不來
電動機起不來的原因大致分兩種情況:一是六只可控硅的其中一只觸發不可靠或是不導通,此時一相電路通過的是半波直流,電動機的兩相繞組通過的直流對電動機起到了制動作用,不僅電機起不來,嚴重的還會燒毀電機和可控硅。二是啟動參數或啟動曲線不合適造成電機起不來,這是常見故障。前者在使用過程當中會發生,但幾率低于接觸器的故障率。后者多發生在次投運調試,調試好以后就不會出現。多數的廠家不會出現此現象,啟動程序性能好,出廠值設定的適用性強。只有很少廠家的產品需要廠家自己去調試。
實訓裝置由控制屏、實訓桌、主機實訓組件、實訓模塊(含豐富的工業現場設備模擬實訓對象)、變頻器掛箱、觸摸屏掛箱、交直流電機、總線單元、通信模塊、電機導軌、測速機構等組成。
網絡型PLC可編程控制器綜合實訓裝置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業標準——電工電子類實訓基地儀器設備配備標準》,教育部“振興21世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規劃"要求,按照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訓要求研發的產品。適合高職院校、職業學校的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機電技術應用、電氣運行與控制、電氣技術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等專業和非機電類專業的《可編程控制器技術》、《電氣及PLC控制技術》、《PLC及其應用》、《變頻調速技術》、《現場總線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與技能實訓。
網絡型PLC可編程控制器綜合實訓裝置也適合技工學校、職業培訓學校、職教中心、鑒定站/所各工種PLC實操、技能鑒定考核。
![]() | SIMATIC S7-1500, CPU 1518-4 PN/DP, 中央處理器 mit 工作存儲器 4MByte 用于 程序 和 20MByte 用于數據, 1. 接口:PROFINET IRT mit 2 Port 交換機, 2. 接口:PROFINET RT, 3. 接口:以太網, 4. 接口:PROFIBUS, 1 NS Bit-Performance, 需要 SIMATIC 存儲卡 | |
一般信息 | ||
產品類型標志 | CPU 1518-4 PN/DP | |
硬件功能狀態 | FS04 | |
固件版本 | V2.0 | |
附帶程序包的 | ||
● STEP 7 TIA 端口,可組態 / 已集成,自版本 | V14 | |
配置控制 | ||
通過數據組 | 是 | |
顯示 | ||
屏幕對角線 (cm) | 6.1 cm | |
操作元件 | ||
按鍵數量 | 6 | |
運行模式開關 | 1 | |
電源電壓 | ||
電源的電壓類型 | 24 V DC | |
允許范圍,下限 (DC) | 19.2 V | |
允許范圍,上限 (DC) | 28.8 V | |
反極性保護 | 是 | |
電源和電壓斷路跨接 | ||
● 停電/斷電跨接時間 | 5 ms | |
輸入電流 | ||
耗用電流(額定值) | 1.55 A | |
接通電流,值 | 2.4 A; 額定值 | |
I2t | 0.02 A2·s | |
功率 | ||
來自背板總線的功耗(達到均衡) | 30 W | |
背板總線上的饋電功率 | 12 W | |
功率損失 | ||
功率損失,典型值 | 24 W | |
存儲器 | ||
SIMATIC 存儲卡插槽數量 | 1 | |
需要 SIMATIC 存儲卡 | 是 | |
工作存儲器 | ||
● 集成(用于程序) | 4 Mbyte | |
● 集成(用于數據) | 20 Mbyte | |
裝載存儲器 | ||
● 插拔式(SIMATIC 存儲卡),值 | 32 Gbyte | |
緩沖 | ||
● 免維護 | 是 | |
CPU-處理時間 | ||
對于位運算,典型值 | 1 ns | |
對于字運算,典型值 | 2 ns | |
對于定點運算,典型值 | 2 ns | |
對于浮點運算,典型值 | 6 ns | |
CPU-組件 | ||
元素數量(總數) | 10 000; 程序塊 (OB、FB、FC、DB) 和 UDT | |
DB | ||
● 編號范圍 | 1 ... 60 999;劃分如下:用戶可用編號范圍:1 ... 59 999 和由 SFC 86 創建的數據塊的編號范圍:60 000 ... 60 999 | |
● 容量,值 | 16 Mbyte; 如果模塊訪問未經優化,數據庫的容量為 64 KB | |
FB | ||
● 編號范圍 | 0 ... 65 535 | |
● 容量,值 | 512 kbyte | |
FC | ||
● 編號范圍 | 0 ... 65 535 | |
● 容量,值 | 512 kbyte | |
OB | ||
● 容量,值 | 512 kbyte | |
● 可用循環 OB 數量 | 100 | |
● 時間報警 OB 數量 | 20 | |
● 延遲報警 OB 數量 | 20 | |
● 喚醒警告 OB 數量 | 20; 帶小組織塊,3 個 100 μs 循環 | |
● 過程報警 OB 數量 | 50 | |
● DPV1 報警 OB 的數量 | 3 | |
● 等時模式 Ob 數量 | 2 | |
● 技術同步警告 OB 數量 | 2 | |
● 啟動 OB 數量 | 100 | |
● 異步錯誤 OB 數量 | 4 | |
● 同步錯誤 OB 數量 | 2 | |
● 診斷報警 OB 的數量 | 1 | |
嵌套深度 | ||
● 每個優先等級 | 24 | |
計數器、定時器及其剩磁 | ||
S7 計數器 | ||
● 數量 | 2 048 | |
剩磁 | ||
— 可調整 | 是 | |
IEC 計數器 | ||
● 數量 | 任意(僅由系統內存進行限制) | |
剩磁 | ||
— 可調整 | 是 | |
S7 時間 | ||
● 數量 | 2 048 | |
剩磁 | ||
— 可調整 | 是 | |
IEC 計時器 | ||
● 數量 | 任意(僅由系統內存進行限制) | |
剩磁 | ||
— 可調整 | 是 | |
數據范圍及其剩磁 | ||
保留的全部數據范圍(包括時間、計數器、標記),值 | 768 kbyte; 總計;針對存儲器、計時器、計數器、數據庫和技術數據(軸)的可用剩磁存儲器:700 KB | |
標記 | ||
● 數量,值 | 16 kbyte | |
● 定時標記數量 | 8; 8 個時鐘存儲器二進制位 bit 合而為一個時鐘存儲器字節 byte | |
數據組件 | ||
● 可調整剩磁 | 是 | |
● 預設剩磁 | 否 | |
本地數據 | ||
● 每個優先等級,值 | 64 kbyte; 每個塊 16 KB | |
地址范圍 | ||
IO 模塊數量 | 16 384; 模塊 / 子模塊的數量 | |
外設地址范圍 | ||
● 輸入端 | 32 kbyte; 所有輸入端位于過程映像內 | |
● 輸出端 | 32 kbyte; 所有輸出端位于過程映像內 | |
每個集成的 IO 子系統 | ||
— 輸入端(容量) | 16 kbyte; 16 KB 通過集成 PROFINET IO 接口,8 KB 通過集成 DP 接口 | |
— 輸出端(容量) | 16 kbyte; 16 KB 通過集成 PROFINET IO 接口,8 KB 通過集成 DP 接口 | |
每個 CM / CP | ||
— 輸入端(容量) | 8 kbyte | |
— 輸出端(容量) | 8 kbyte | |
分量過程映像 | ||
● 分量過程映像數量,值 | 32 | |
硬件擴展 | ||
分布式 IO 系統數量 | 64; 分布式 IO 系統即分布式外圍設備通過 PROFINET 或 PROFIBUS 通信模塊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系統,或外圍設備通過 AS-i 主控模塊或鏈接(如:IE/PB 鏈接)連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系統 | |
DP 主站數量 | ||
● 集成 | 1 | |
● 關于 CM | 8; 多總共可插接 8 個 CM/CP(PROFIBUS、PROFINET、以太網) | |
IO 控制器數量 | ||
● 集成 | 2 | |
● 關于 CM | 8; 多總共可插接 8 個 CM/CP(PROFIBUS、PROFINET、以太網) | |
組件載體 | ||
● 每個組件載體的組件,值 | 32; CPU + 31 個模塊 | |
● 行數,值 | 1 | |
PtP CM | ||
● PtP CM 數量 | 僅通過可用的插槽限制可連接的 PtP CM 數量 | |
時間 | ||
時鐘 | ||
● 類型 | 硬件時鐘 | |
● 緩沖持續時間 | 6 wk; 當環境溫度為 40°C 時,典型值 | |
● 每日偏差,值 | 10 s; 典型值:2 s | |
運行時間計數器 | ||
● 數量 | 16 | |
時間同步 | ||
● 提供支持 | 是 | |
● 在 DP 上,主站 | 是 | |
● 在 AS 中,主站 | 是 | |
● 在 AS 中,從站 | 是 | |
● 在以太網上通過 NTP | 是 | |
接口 | ||
PROFINET 接口數量 | 3 | |
PROFIBUS 接口數量 | 1 | |
1. 接口 | ||
物理接口 | ||
● 端口數量 | 2 | |
● 集成開關 | 是 | |
● RJ 45(以太網) | 是; X1 | |
功能性 | ||
● PROFINET IO 控制器 | 是 | |
● PROFINET IO 設備 | 是 | |
● SIMATIC 通訊 | 是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
● 網絡服務器 | 是 | |
● 氣液冗余 | 是 | |
PROFINET IO 控制器 | ||
服務 | ||
— PG/OP 通訊 | 是 | |
— S7 路由 | 是 | |
— 等時模式 | 是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
— IRT | 是 | |
— MRP | 是; 作為 MRP 冗余管理器和/或 MRP 客戶機;環路中的設備數: 50 | |
— MRPD | 是; 前提條件:IRT | |
— PROFIenergy | 是 | |
— 按優先級啟動 | 是; 多 32 個 PROFINET 設備 | |
— 可連接的 IO 設備數量,值 | 512; 通過AS-i、PROFIBUS 或 PROFINET 總共多可連接 1000 個分布式外圍設備 | |
— 其中 IO 設備具備同步實時功能 (IRT),值 | 64 | |
— 用于 RT 的可連接 IO 設備數量,值 | 512 | |
— 線路上的,值 | 512 | |
— 可同時激活/取消的 IO 設備數量,值 | 8; 通過所有接口的總和 | |
— 每臺工具的 IO 設備數量,值 | 8 | |
— 更新時間 | 更新時間小值取決于設置的 PROFINET IO 通訊部件,取決于 IO 裝置數量和組態的有效數據數量 | |
更新時間,IRT 時 | ||
— 發射脈沖為 125 μs 時 | 125 μs | |
— 發射脈沖為 187.5 μs 時 | 187.5 μs | |
— 發射脈沖為 250 μs 時 | 250 μs 至 4 ms | |
— 發射脈沖為 500 μs 時 | 500 μs 至 8 ms | |
— 發射脈沖為 1 ms 時 | 1 ms 至 16 ms | |
— 發射脈沖為 2 ms 時 | 2 ms 至 32 ms | |
— 發射脈沖為 4 ms 時 | 4 ms 至 64 ms | |
— 在具備同步實時功能 (IRT) 和“奇數"發送脈沖已參數化情況下 | 更新時間 = 設置的“奇數"發射脈沖(125 μs 的任意倍數:375 μs、625 μs ... 3 875 μs) | |
更新時間,RT 時 | ||
— 發射脈沖為 250 μs 時 | 250 μs 至 128 ms | |
— 發射脈沖為 500 μs 時 | 500 μs 至 256 ms | |
— 發射脈沖為 1 ms 時 | 1 ms 至 512 ms | |
— 發射脈沖為 2 ms 時 | 2 ms 至 512 ms | |
— 發射脈沖為 4 ms 時 | 4 ms 至 512 ms | |
PROFINET IO 設備 | ||
服務 | ||
— PG/OP 通訊 | 是 | |
— S7 路由 | 是 | |
— 等時模式 | 否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
— IRT | 是 | |
— MRP | 是 | |
— MRPD | 是; 前提條件:IRT | |
— PROFIenergy | 是 | |
— 共享設備 | 是 | |
— 共享設備中的 IO 控制器的數量 | 4 | |
2. 接口 | ||
物理接口 | ||
● 端口數量 | 1 | |
● 集成開關 | 否 | |
● RJ 45(以太網) | 是; X2 | |
功能性 | ||
● PROFINET IO 控制器 | 是 | |
● PROFINET IO 設備 | 是 | |
● SIMATIC 通訊 | 是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
● 網絡服務器 | 是 | |
● 氣液冗余 | 否 | |
PROFINET IO 控制器 | ||
服務 | ||
— PG/OP 通訊 | 是 | |
— S7 路由 | 是 | |
— 等時模式 | 否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
— IRT | 否 | |
— MRP | 否 | |
— PROFIenergy | 是 | |
— 按優先級啟動 | 否 | |
— 可連接的 IO 設備數量,值 | 128; 通過AS-i、PROFIBUS 或 PROFINET 總共多可連接 1000 個分布式外圍設備 | |
— 用于 RT 的可連接 IO 設備數量,值 | 128 | |
— 線路上的,值 | 128 | |
— 可同時激活/取消的 IO 設備數量,值 | 8; 通過所有接口的總和 | |
— 更新時間 | 更新時間小值取決于設置的 PROFINET IO 通訊部件,取決于 IO 裝置數量和組態的有效數據數量 | |
更新時間,RT 時 | ||
— 發射脈沖為 1 ms 時 | 1 ms 至 512 ms | |
PROFINET IO 設備 | ||
服務 | ||
— PG/OP 通訊 | 是 | |
— S7 路由 | 是 | |
— 等時模式 | 否 | |
— 開放式 IE 通訊 | 是 |
PROFIBUS DP 主站接口
在 PROFIBUS 和 PROFINET 上實現等時同步模式
集成運動控制功能,可以控制速度控制軸和定位軸,支持外部編碼器,軸間精密傳動
集成 Web 服務器,帶有創建用戶定義的 Web 站點的選項
關于西門子,西門子的創新科技也在幫助改善城市生活質量.2018 年9 月,西門子城市物聯網創新示范項目獲得正府批準,將在五年內為無錫新吳區提供100 余套嵌入式城市物聯終端,用于采集城市數據、感知基本環境和交通流量等情況,幫助無錫探索成為世紀級智慧城市的路徑.2017 年1 月,西門子工業眾創空間在武漢投入使用,與當地正府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并建立仲國智能制造的創新模式和產業生態系統,并聯合當地大學與科研機構共同促進中、小、微企業加速創新.西門子工業眾創空間是西門子武漢創新中心的一部分.武漢創新中心于2013 年成立,專注于在工業物聯網數據集成和應用支撐技術、智能制造以及智慧水務等方面開展研發活動
關于西門子,全系統監控Sinema Server V13能將這兩種監控結合在一起.它的軟件可自動探測網絡中所有的Profinet和以太網設備.因此,維護人員僅通過單個用戶界面就可荃面了解整個網絡的狀況.而針對每個設備,軟件都可檢測出其設備制造商、組件型號、現狀、靖確位置及裝載軟件版本等信息.它還能從西門子Simatic控制器及聯網設備中讀取更多信息,從而實現故障探測等功能
點擊取代了接線
與此同時,PLC人才緊缺,眾多企業迫切需要懂PLC應用的人才。數據顯示,全國僅有17萬PLC從業人員,這顯然與企業需求相差甚遠。從招聘市場來看,“電氣工程師"是需求量的一個崗位,即便是剛入行只要能進行PLC編程,就能輕松找到工作;如果有一兩年工作經驗,并且有實際項目經驗,找一個高薪工作也就變得很容易。因此,很多應屆生為了找工作而去培訓,已經在工廠上班的,比如電工,為了適應趨勢以及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也會選擇培訓。
國內PLC品牌市場競爭力缺失
如今,中國PLC市場占有情況大致為小型PLC市場以歐系及日系為主,中型PLC則是西門,大型PLC則西門子、羅克韋爾、施耐德三家產品為主。大家可以看到,PLC產品的主流還是外資品牌為主,國內雖然已有和利時、臺達公司等推出各自PLC系列產品,但是競爭情況而言,暫還居于劣勢,不利于產品市場的開拓。
西門子PLC模塊1518處理器
硬件:
聽這些人說,自動化向服務化演進 王平:供應商首先是自動化系統平臺的提供商,因此其增值服務不能脫離自己的產品和系統.供應商應該把自己的 Know how與用戶需求結合起來,與用戶、系統集成商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做好服務.另外,增值服務仍屬于新興產品,供應商應側重于不同的行業進行深耕,分析不同的行業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不同的服務,以不斷積累服務經驗.例如,冶金行業中的大企業自動化程度很高,都配備能力較強的工程師團隊,因此,其服務不需要簡單的維護維修,但是需要備件和備件的保障供應;其升級改造,不會完整交給供應商來完成,而是與供應商進行合作.而對于輪胎、食品飲料這種高笑率生產行業,必須確保旺季不停機,因此它們不但需要備件的保障,還要維護保養、生產保障、的合同服務
數字化對制造業影響巨大.通過貫穿產品研發、生產和供應鏈的數據整合,離散工業和過程工業都獲益良多,從而幫助制造企業靈活應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在做Profinet通訊時,Control和Device有什么區別 ?
在做Profinet IO 通訊時,最常見到的兩種角色是Control 和Device ,又稱為IO控制器和IO設備。IO 控制器是一個控制設備 , 連接一個或多個 IO 設備 ( 現場設備 ) ,常見的IO控制器就是PLC,如S7-300、S7-1500 可編程控制器。IO設備是一個現場設備,常見的IO設備就是分布式IO,如ET200MP PN設備等。
I-DEVICE(智能設備)是什么?
I-DEVICE 又叫做智能設備或智能IO設備,其本身是上層IO控制器的IO設備,又作為下層IO設備的IO控制器。
一個PN智能設備功能不但可以作為一個CPU處理生產工藝的某一過程,而且可以和IO控制器之間交換過程數據,因此,智能設備作為一個IO設備連接一個上層IO控制器,智能設備的CPU通過自身的程序處理某段工藝過程,相應的過程值發送至上層的IO控制器再做相關的處理。
應用與優勢
采用智能設備可以實現:
分布式處理
一個復雜的自動化任務可以劃分為多個子任務,由于子任務的簡化使得過程處理更加容易。
分割子過程
復雜和分布廣泛的過程可以細分為幾個子過程。這些子過程可以存儲在各自的Step7項目中,且可以合并為一個完整的項目。
知識保護
智能設備的接口描述使用GSD文件而不是Step7項目,這樣用戶的知識-用戶程序得以保護。
智能設備具有如下優點:
實現簡單的IO控制器的連接,無需額外的軟件工具
除了實時通信,還支持等時實時通信
由于幾個智能設備具有計算能力,這樣對IO控制器的計算能力要求也就減少了
由于處理本地過程數據,從而減少了通信負荷
在不同的Step7項目中管理子任務
可以作為共享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