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的工作原理和常見故障嗎
閱讀:1580 發布時間:2023-3-23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AES)是一種用于化學分析的技術,它利用等離子體的高溫、高能量特性,并結合發射光譜分析,對樣品進行分析。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樣品制備:樣品通常需要在準確測量的條件下進行稀釋或者溶解,以保證樣品測得的結果準確。
2. 霧化:將樣品霧化,將液體樣品化為氣態的組分,形成霧狀樣品。利用氣化冷凝法或者析氣作為樣品的霧化方法。
3. 等離子體激發:將霧化的樣品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產生的高溫等離子體處于激發狀態,將樣品中的稀有元素原子的能級提升,產生發射光譜線。
4. 光譜分析:將發射的光譜線通過光譜分析系統進行分析,測量樣品中各個元素的含量,根據各個元素發射的光譜線的特性,確定分析物質中各元素的種類及含量。
故障解決
1. 等離子體溫度過低:若ICP的等離子體溫度太低,則會影響到樣品激發的原子及離子的能量狀態及相關參數,導致分析結果的不準確。 可以嘗試調整ICP的功率、氣體氣壓和流量,以升高等離子體溫度,如果ICP等離子體溫度始終過低,則可能需要檢查設備本身的狀況。
2. 光譜質量降低:若ICP的發射光譜質量不夠好,那么樣品的分析結果將受到影響。 可以嘗試調整ICP的溫度、氫氣流量、化學供應物的濃度、掃描速度以及可能需要重新清潔或更換感應線圈或其他部件。
3. 分析結果不準確:若ICP的分析結果不準確,則可能發生樣品前處理錯誤或干擾物質存在的情況。 可以嘗試加強樣品前處理和標準處理過程,以減少分析結果偏差,對于可能對分析結果產生干擾的雜質添加修飾劑或嘗試其他分析方法。
總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是一種獲得物質樣品元素含量的強大工具。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仔細操作,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維護和修復,以確保樣品的準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