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業、新能源、冶金等行業,元素分析是產品質量控制的“剛需環節",但傳統儀器的高成本與低效率,往往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絆腳石"。而DITEE SPEAR 500 MP-AES微波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通過技術革新實現了“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的雙重突破,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工具。
傳統元素分析儀器的運行成本中,氣體消耗占比高達60%-70%。以ICP-OES為例,一臺儀器每天需消耗10-15L氬氣,而氬氣市場價約15元/L,單日氣體成本就達150-225元,一年(按300個工作日算)僅氣體費用就超過5萬元。若使用乙炔,不僅單價更高(約30元/L),還需配備防爆設備,額外增加成本。
DITEE SPEAR 500則改變了這一成本結構。它以空氣或氮氣為工作氣體:空氣無需成本,氮氣通過小型發生器制備,單日成本僅需5-10元,相比氬氣直接降低90%以上。某大型冶金企業測算:“我們車間有3臺元素分析儀器,換成SPEAR 500后,每年氣體成本從18萬元降到1.2萬元,5年就能省出一臺新儀器的錢。"
傳統儀器對環境和配套設備要求苛刻:ICP-OES需要外部水冷系統(初期投入約2萬元),且光室需恒溫恒濕,需配備精密空調(年電費約8000元);乙炔氣使用需防爆柜、氣體泄漏報警器等安全設備(投入約1.5萬元)。
而DITEE SPEAR 500內置冷卻系統和35℃恒溫光學系統,無需外部水冷裝置,也能在15-30℃的環境溫度、20%-80%濕度下穩定運行,省去了精密空調的投入。同時,其特制一體化石英炬管采用“即插即用"設計,無需專業人員拆裝,更換成本僅為傳統炬管的1/3。某新能源電池廠的設備主管說:“以前維護一臺儀器,每年光配件和耗材就要花3萬元,現在用SPEAR 500,耗材成本降到8000元,還省了兩個維護工的人力成本。"
“降本"之外,“增效"是SPEAR 500的另一大核心優勢。其全譜采集技術實現“一次進樣多元素同時分析",單樣品檢測時間從傳統儀器的15-20分鐘縮短至3-5分鐘;搭配激光剝蝕固體進樣系統后,固體樣品前處理時間從4-6小時壓縮至10-15分鐘。
效率提升直接轉化為產能提升。例如:“以前我們每天最多分析20個礦石樣品,現在用SPEAR 500能分析60個,項目周期從10天縮短到3天,不僅能接更多訂單,還能提前回款,資金周轉效率提高了3倍。"
對于企業而言,“降本"是減少支出的“減法",“增效"是擴大收益的“加法"。DITEE SPEAR 500通過創新技術將兩者結合,既降低了氣體、維護、人力等直接成本,又通過效率提升創造了更多產能價值,成為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秘訣。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