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分光光度計)是利用紫外線和可見光的吸收特性來分析物質成分的儀器。它廣泛應用于化學分析、環境檢測、生命科學、食品檢測、藥物研發等領域。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質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特性。當一束光通過樣品時,樣品中的分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吸收的程度與物質的濃度、路徑長度以及該物質的吸收特性有關。通過測量吸光度,可以間接推算出物質的濃度。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光源:常用的光源有氘燈和鎢燈。氘燈發出的光主要覆蓋紫外區(190-400nm),而鎢燈則主要發出可見光(400-800nm)光譜。
2.單色器:單色器的作用是將光源發出的寬譜光分離成單一波長的光。常用的單色器有光柵和濾光片。
3.樣品室:樣品室是放置待測樣品的位置,通常需要確保樣品的光路通透,以便光束能夠通過。
4.光電探測器:光電探測器用于接收透過樣品后的光信號,并將其轉化為電信號。常見的探測器有光電二極管、光電倍增管等。
5.顯示系統:顯示系統將電信號轉換為可讀的吸光度值或濃度值。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1.樣品制備:為了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樣品需要適當稀釋或處理。在測量時,樣品應該是透明的,且容器(如比色皿)應清潔無污染。
2.儀器校準:在使用時,必須進行校準。通常使用純溶劑或空白溶液進行零點校準。
3.選擇適當的波長:根據待測物質的吸收特性,選擇合適的波長進行測量。通常,通過查閱物質的吸收光譜來確定最合適的波長。
4.定期維護:需要定期維護,清潔光學部件,檢查光源和探測器的工作狀況,保證儀器性能穩定。
5.避免光源漂移:光源可能會發生漂移,影響測量的準確性。使用雙束型分光光度計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