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火焰下,焚燒秸稈帶來的濃煙不停向外散發,久久不曾消散,天地成灰蒙蒙一片……這一幕在現今的農村仍屢見不鮮。雖然各地均明令禁止,但由于一方面有的農民對秸稈焚燒存在認識的誤區,認為焚燒秸稈可肥田;另一方面秸稈處理的成本高、回收價格低,很多農民還是會選擇一燒了之。
這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直接威脅機場和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可再生利用資源。
如果將我國每年產的7億多噸農作物秸稈和2億多噸林地廢物與木材加工利用剩余物的1/9,即1億噸轉化成木塑復合材料或秸稈基塑料復合材料,其產量可達1.7億噸,則根據現有市場價格計算,其產值可達2萬多億元。每年如果利用20%(即1.8億噸)的生物質資源,以每噸200元計,可為農民增加收入360億元;如果產業產值達到5000-7000億元,則可提供1000萬個就業崗位,新增700億元收入。
如果我們能有效的利用這些資源,那么大大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中小城鎮建設,有利于縮小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