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化石能源使用引起的碳排放問題逐漸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因為大氣中過量的CO2會引起溫室效應、海洋酸化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而通過催化加氫反應將CO2高選擇性的轉化為燃料或化學品,有望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解決能源問題。
CO2催化加氫是一個結構敏感反應,產物的選擇性與催化劑結構密切相關。此前的研究發現,改變金屬催化劑的粒徑,特別是使用原子級分散的金屬催化劑,可以有效地調變產物的選擇性。然而,催化劑化學狀態這一更加本質的因素對反應的影響卻鮮有研究。
有鑒于此,北京大學馬丁課題組和中科合成油的劉晰研究員合作在Angew.Chem. Int. Ed.上發表論文,報道了不同載量的Ir/CeO2催化劑應用于CO2加氫反應出現選擇性翻轉的現象,并且關聯了Ir化學狀態和反應的選擇性。
為了避免表面活性劑對催化反應的影響,作者首先引入了一種新穎的合成方法,在不使用任何形貌控制劑的前提下合成了一系列均勻的不同載量的Ir/CeO2催化劑。在催化測試中發現,Ir含量較高的20 Ir/Ce催化劑主要得到甲烷,而在Ir含量較低的5 Ir/Ce催化劑上高選擇性的得到了CO。結合STEM、EXAFS、XPS和EELS等表征。
作者發現,不同Ir含量的催化劑Ir的尺寸差異較小,但是這反應后的催化劑在化學狀態上有明顯差別。主要生成CH4的高載量催化劑為金屬態,而生成CO的低載量催化劑為部分氧化態。而與金屬Ir相比,IrOx對CO的吸附較弱,在生成CO中間體時可能直接脫附,進而阻止進一步加氫到甲烷的反應,這可能是反應選擇性出現差別的原因。
該文章的首要作者為北京大學研究生李思偉和徐堯,通訊作者為馬丁研究員和劉晰研究員。此項研究同時得到了共同作者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葛炳輝研究員的大力支持。
關注我們,了解近的原位技術進展和活動安排。精彩資訊持續熱力呈現!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