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侵入法,又稱微生物挑戰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密封完整性測試方法,通常與模擬灌裝同時進行。通過按照模擬灌裝驗證方案進行培養基模擬灌裝,然后進行壓塞軋蓋后,目檢合格,經已驗證的滅菌柜滅菌后,將容器密封面浸入到高濃度的菌液中,使樣品容器內的培養基充分接觸封口內表面,樣品的頸部及封口的外表面應*浸泡在菌懸液中,浸泡一定時間后取出,定期培養后檢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以確定容器密封系統的完整性。同時,需要做陽性對照試驗,確認培養基的促生長能力。
一、 微生物侵入法試驗方法
將新鮮的銅綠假單胞菌(Pswudomonas aeruginosa)ATCC9027的菌懸液倒入不銹鋼桶中。
1、將50個經滅菌的試樣編號,*侵入菌懸液中,同時將袋平放,使袋內的無菌培養基充分接觸焊接部位的內表面,試樣容器在菌懸液中持續浸泡4小時。
2、浸泡結束時再取一份菌懸液,用平板計數菌懸液的濃度。
3、從菌懸液中取出試樣,擦干試樣容器外殘余的菌懸液,然后用含0.5%過乙酸的70%異丙醇消毒容器外表面。
4、取裝滿培養基樣品兩個,作陽性對照,其外表用含0.5%過乙酸的70%異丙醇消毒,接種入10~100CFU銅綠假單胞菌,按步驟8.2進行培養基的營養試驗。
5、將挑戰試驗用的試樣培養7天,觀察檢查試樣容器內培養基中微生物的生長情況。有生長記作+,無生長記作-。如果試樣容器長菌,按8.2方法確認生長菌是挑戰微生物——銅綠假單胞菌;如果所有試樣容器都不長菌,則取10個試樣按8.2進行培養基的營養性試驗。
6、試驗結束后,挑戰試驗用菌懸液經121℃30分鐘滅菌后丟棄。
二、微生物侵入法判斷標準
1、步驟2、步驟4、5中進行的營養性試驗都合格,試樣的挑戰試驗才有效。
2、在挑戰試驗開始時,挑戰用菌懸液濃度(活菌數)必須達到1×106CFU/ml。
3、挑戰試驗中如長菌,需記錄長菌的試樣數,并按下述要求作進一步調查。
4、仔細檢查容器各部位封口處是否有缺損,造成微生物浸入。
5、將觀察到試樣容器封口的缺陷,采用拍照詳細記錄。
6、如果任何挑戰試驗中長菌的容器不是由于容器封口明顯的物理性缺損所致,試驗作失敗論處。
三、微生物侵入法檢測儀器
微生物侵入法密封完整性測試除了需要準備菌液外,還需要借助相關檢測儀器設備來完成。
濟南眾測機電研發生產的研發生產的LEAK-02微生物挑戰密封性試驗儀就是一款適用于微生物侵入法密封完整性試驗的檢測儀器,儀器操作簡單方便,測試精度高。而且自帶微型打印機,可打印設備序號、樣品批號、實驗人員、測試結果、檢測時間等完整試驗信息。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