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柔性屏在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其耐折疊性能成為決定產品壽命的核心指標。柔性屏耐折疊疲勞壽命試驗機作為關鍵檢測設備,通過模擬高頻次彎折場景,為材料研發(fā)與品控提供科學依據。本文結合行業(yè)技術規(guī)范與設備設計原理,系統(tǒng)解析其工作原理及技術演進方向。
核心工作原理:
彎折構造:
2.2.1. 傳動:伺服電機驅動同步齒形帶,使內外折執(zhí)行機構反復做翻合折疊動作,實現對固定在夾具上的柔性材料進行彎折測試,電機安裝在測試箱體外。
2.2.2. 工裝:由兩塊平板組成,尺寸350*250mm,平板的角度可調,翻折平面安裝于環(huán)境箱內。
2.2.3. 彎折角度:可在 0 - 180°之間任意設置。
2.2.4. 彎折半徑:R1mm、R1.5mm、R2mm等按照客戶要求定制
2.2.5. 彎折速度:5-60次/分,根據測試需求進行靈活調整。
2.2.5. 控制:微型計算機和集成電路控制,自動測控,7寸顯示屏。
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多維參數動態(tài)調節(jié)
溫濕度集成:內置精密液晶顯示可編程控制器,支持-40~150℃溫度范圍及20-98%濕度調節(jié),溫度波動≤±0.5℃,滿足不同環(huán)境條件的測試需求
數據采集與分析:智能化測試管理
傳感器配置:集成微型計算機控制的力傳感器與位移傳感器,實時記錄彎折次數、應力應變曲線及導通狀態(tài)(如電阻突變預警)
柔性屏耐折疊疲勞壽命試驗機的技術迭代,正推動著柔性電子產業(yè)從實驗室研發(fā)向規(guī)模化應用的跨越。隨著5G、AIoT等技術的深度融合,該設備將在超薄化、多折痕等新場景測試中發(fā)揮更大價值。建議企業(yè)在選型時重點關注彎折半徑精度、溫控穩(wěn)定性及數據兼容性三大核心指標,以構建可持續(xù)的柔性材料測試體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