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血液增菌培養基用于血液、胸、腹水等無菌液體標本需氧菌的增菌實驗時使用,滿足各種需氧菌的培養需求。
原理:該培養基營養成分豐富,加入指示劑,在無菌的情況下顯紅色,有菌生長的情況下為黃色,如有產鹼細菌生長顯深紅色。
成分(g/L):蛋白胨10.0;牛肉浸出粉3.0;氯化鈉5.0;葡萄糖3.0;枸櫞酸鈉3.0;對氨基苯甲酸0.05;硫酸鎂2.4;酚紅0.024;pH值7.4±0.1,25℃。
用法:稱取本品26.5g,加熱溶解于1000ml蒸餾水中,分裝每瓶50-100ml,121℃高壓滅菌15分鐘,備用。
二、實驗方法
1、集標本和接種
接種前仔細檢查培養瓶內是否被污染(由紅變黃)。黑色血紅蛋白顆粒屬正常。
打開瓶上的鋁蓋進行嚴格消毒,無菌采集標本5-10ml,直接用針頭穿入橡膠塞中心部位入瓶內,加入標本(不可將注射器中空氣注入瓶內),取出針頭再次消毒瓶塞。
輕搖培養瓶使液體充分混勻。然后在瓶上寫好病人的姓名、接種日期等。
2、培養
將培養瓶放入35-37度培養箱中培養。
以后每天取出觀察,看瓶中液體是否變色。
3、結果判讀
一周內任何時間發現有培養基變色;血液層上有絮狀沉淀;血液層表面或深層有白色顆粒;液體培養基凝固等細菌生長跡象,應立即做菌種的分離鑒定及初步藥敏分析。
三、應用
用于動物性食品中四種致病菌多重PCR快速檢測方法研究:
目前對食品中致病菌檢測的方法以微生物常規培養法為主,需要37天,操作繁瑣,所用試劑復雜多樣,費用很高,不能滿足實際商品流通需要。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快速的特點,使用PCR技術檢測食品中致病菌的研究方興未艾。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和熒光假單胞菌是污染動物性食品的四種重要的致病菌。
結合通用前增菌技術研究,建立了一種多重PCR檢測新方法,可以在LB培養基通用增菌后的6h內一步同時檢測食品中污染的這四種致病菌。該方法具有特異性良好、簡便快速、經濟實用的優點。研究結果如下:(1)對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傷寒沙門氏菌、宋氏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創傷弧菌、單增李氏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熒光假單胞菌等九種食源性致病菌進行通用前增菌方法研究,實驗表明,在LB肉湯培養基36℃培養18 h,增菌,且增菌數量級均衡一致,達108 cfu/mL。
(2) LB、NB和UPB培養基中30℃、33℃、36℃培養12h,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傷寒沙門氏菌、宋氏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創傷弧菌、單增李氏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熒光假單胞菌等九種菌增菌數量級達到106以上,也能夠滿足PCR等檢測方法的需要。但這幾種培養基在36℃的培養時間應選在1218 h左右,不宜超過18 h。
(3) 根據大腸埃希氏菌O157:H7的eaeA基因,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hly基因,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的ail基因,熒光假單胞菌的htpX基因設計了4對引物。實驗證實具有良好的特異性。
(4)建立了大腸埃希氏菌O157:H7、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和熒光假單胞菌的單重和多重PCR檢測方法,并確定了多重PCR體系和熱循環參數。經實驗證實了所建立的方法特異性很強。
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對菌種、細胞、培養基、配套試劑等產品需求者的極優質服務,對購買項目的前期資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證,后期貨物跟蹤到最終售后的確保項目準確到位,都有相關人士進行維護,確保您在微生物菌種查詢網中獲得優質服務!也正因為此,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生物制藥、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業有著良好、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