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海量的分布式光伏、儲能、靈活負荷接入電網,它們如繁星點點,卻給電網運行帶來新挑戰:位置分散、波動性強、難以協同。如何讓這些“散裝”綠電成為穩定可靠的電源?答案就是實現“可觀、可測、可調、可控”(簡稱“四可”)。這不僅是電網安全高效運行的剛性需求,更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基石。今天,我們就從技術層面,精要解讀“四可”如何在不同電壓層級落地,以及安科瑞提供的專業支撐。
一、 “四可”精要:分層實現,精準管控
“四可”并非籠統概念,而是根據分布式能源接入的電壓等級(高壓、中壓、低壓),有著具體的技術內涵和實施路徑:
-
高壓層級 (35kV及以上) - 電站級管控
-
可觀可測: 通過部署 SCADA/EMS系統,實時采集電站級的發電功率、設備狀態、電能質量等核心數據,做到運行狀態透明化。
-
可調可控: 要求配置支持快速響應的智能逆變器與配套儲能系統(容量建議≥電站裝機的10%),具備毫秒級響應能力,參與電網的調頻、調壓等高要求輔助服務。
-
安科瑞支撐: AcrelEMS企業微電網能效平臺 或 Acrel-2000MG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 可擔綱此層級的監控與能量管理“大腦”,配合高精度APM系列電表和智能通信管理機,實現電站級數據的精準采集、處理與上送,并為智能調節策略提供平臺支撐。
-
-
-
中壓層級 (10kV/20kV) - 饋線/臺區聚合
-
可觀可測: 利用安裝在環網柜、箱變等關鍵節點的 DTU(配電終端),實現對多個分布式單元數據的匯聚與上傳,掌握區域整體運行情況。
-
可調可控: 主要手段是配置 SVG(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對區域電網的功率因數進行動態調節,改善電壓質量,支撐電網穩定。
-
安科瑞支撐: ANet系列智能通信管理機 是理想的數據匯聚邊緣節點(類似DTU功能),支持多種規約轉換與邊緣計算。安科瑞也提供專業的電能質量治理設備(如SVG) 及控制策略,集成到管理平臺中,實現區域級的無功優化調節。
-
-
低壓層級 (380V) - 用戶側精細管理
-
可觀可測: 關鍵在于“秒級感知”。通過在用戶側部署智能電表,結合具備邊緣計算能力的通信網關,實現對海量戶用光伏等設備發電、用電數據的實時、高頻采集。
-
可調可控: 核心在于對逆變器的直接調控。通過光伏協議轉換器,可遠程向逆變器下發指令,調節其有功/無功輸出功率。這是解決低壓臺區反向重過載(光伏出力過大導致變壓器反向過載)等問題的關鍵技術。
-
安科瑞支撐: 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運維云平臺 是專為低壓分布式光伏設計的“千里眼”和“遙控器”。平臺通過接入智能電表數據和協議轉換網關,實現對海量戶用光伏的秒級監測。更重要的是,平臺可遠程下發功率調節指令(如降載),有效抑制臺區反向過載,保障低壓電網安全運行。
-
二、 “四可”實戰:典型應用場景
“四可”能力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看幾個典型場景:
-
電網調峰需求:
-
電網調度主站將調控需求分解下發。執行端遵循“先非自然人電站后自然人電站、先柔性調節(如降功率)后剛性控制(如停機)”的準則進行響應。安科瑞平臺支持接收調度指令,并智能分配、執行調控策略。
-
-
臺區反向重過載:
-
實時監測臺區變壓器反向負載率。一旦過載風險升高(如重慶某試點),系統可動態調節該臺區下光伏的有功出力,有效削減高峰時段反向負荷(如試點成功削減峰荷20%)。安科瑞的低壓方案是解決此痛點的利器。
-
-
電站超容發電:
-
若電站并網點功率持續超過允許值(如30分鐘),系統將自動執行柔性降載控制,強制降低發電功率至安全范圍,避免設備損壞和違規。
-
三、 安科瑞:分層賦能,讓“四可”高效落地
實現“四可”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覆蓋“云(平臺)-管(通信)-邊(網關)-端(設備)”的技術支撐。安科瑞憑借在用戶側能源管理領域的深厚積累,提供全層級、全鏈條的解決方案:
-
端: 高精度智能電表(APM系列等)、傳感器、協議轉換器,精準采集數據,執行控制指令。
-
邊: ANet智能通信管理機等網關,實現數據匯聚、協議轉換、邊緣計算與安全傳輸。
-
管: 支持多種有線/無線通信方式,保障數據通道穩定可靠。
-
云: AcrelEMS、Acrel-2000MG、Acrel-1000DP等強大平臺,提供全景監控、數據分析、智能預警、策略制定與遠程調控功能。
安科瑞方案的價值在于:將復雜的“四可”技術要求,轉化為穩定、易部署、可運營的落地工具,幫助新能源投資者、電網公司、用能企業高效管理分布式資源,保障電網安全,提升綠電效益。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