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ATOS PFG系列齒輪泵的故障可通過觀察運行狀態、檢測關鍵參數及拆解檢查等方式,結合其結構和工作原理,常見故障及判斷方法如下:
一、PFG系列ATOS齒輪泵壓力異常(壓力不足或無壓力)
壓力異常是齒輪泵最常見的故障之一,可從以下方面排查:
壓力無輸出
檢查泵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若電機反轉,齒輪無法正常吸排油,導致無壓力??赏ㄟ^斷電后手動盤動電機,觀察泵的吸油口是否有負壓感判斷。
檢查泵內是否嚴重磨損或卡死:齒輪、泵體、端蓋等部件過度磨損會導致間隙過大,或異物進入泵內造成卡死,使泵無法吸油。此時可能伴隨電機過載、異響等現象,需拆解檢查部件磨損情況。
吸油管路問題:吸油管破裂、接頭松動導致漏氣,或過濾器堵塞,會使泵無法形成真空吸油,壓力為零??捎^察吸油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或檢測過濾器前后壓力差(壓差過大說明堵塞)。
壓力不足(達不到額定值)
內部泄漏過大:齒輪與泵體、齒輪與端蓋之間的間隙因磨損增大,導致油液從高壓區向低壓區泄漏。可測量泵的容積效率(實際流量 / 理論流量),若效率低于 80%(新泵一般>90%),可能是間隙過大。
安全閥(溢流閥)故障:安全閥設定壓力過低或閥芯卡滯在開啟位置,會導致油液提前溢流,系統壓力上不去。可通過調整安全閥設定值,若壓力仍無變化,說明閥芯磨損或有雜質卡滯。
二、PFG系列ATOS齒輪泵流量異常(流量不足或脈動大)
流量不足
與 “壓力不足” 的部分原因重疊,如吸油不暢、內部泄漏過大、轉速過低(電機轉速未達額定值)等??赏ㄟ^流量計測量實際流量,對比額定流量判斷。
齒輪嚙合不良:齒輪齒面磨損、斷齒或安裝錯位,會導致吸排油不連續,流量下降。拆解后可見齒輪齒面有劃痕、崩裂等痕跡。
流量脈動大
齒輪精度不足:齒輪加工誤差(如齒距誤差、齒形誤差)會導致輸出流量波動,伴隨壓力脈動和噪聲增大??赏ㄟ^振動檢測儀測量泵體振動頻率,若與齒輪轉速相關的頻率成分異常,可能是齒輪精度問題。
吸入腔進氣:吸油管路漏氣會使油液中混入氣泡,氣泡在高壓區破裂產生流量脈動。觀察油箱內是否有大量泡沫,或泵的出口壓力表指針劇烈跳動。
三、PFG系列ATOS齒輪泵噪聲與振動異常
機械噪聲
部件磨損或松動:齒輪與軸配合松動、軸承磨損,會導致運轉時產生撞擊聲;端蓋、泵體螺栓松動會引發振動噪聲。可通過聽診器貼在泵體上,判斷噪聲來源(如軸承位噪聲明顯則可能是軸承問題)。
異物進入:泵內混入金屬顆粒、雜質,會導致齒輪嚙合時產生 “咔咔” 異響,嚴重時可能卡住齒輪。需立即停機拆解檢查,避免進一步損壞。
液壓噪聲
吸油不足:吸油濾網堵塞、油液黏度太高(如低溫時),會導致泵吸油困難,產生氣穴現象,發出 “嘶嘶” 聲。可檢查油液溫度(正常工作溫度 40-60℃)和黏度(推薦使用 ISO VG32-68 液壓油)。
齒輪泵困油現象加劇:正常設計中通過卸荷槽緩解困油,若卸荷槽堵塞或加工不當,困油壓力沖擊增大,會產生高頻噪聲。拆解后可見卸荷槽有雜質堆積或尺寸偏差。
四、PFG系列ATOS齒輪泵過熱(泵體溫度過高)
正常工作時泵體溫度一般比環境溫度高 30-40℃,若超過 70℃(油液溫度>80℃),則為過熱。
內部摩擦過大:齒輪與泵體、端蓋間隙過?。ㄑb配誤差或熱變形導致),或軸承潤滑不良(缺油、油脂變質),會加劇摩擦生熱。拆解后可見部件接觸表面有燒灼痕跡。
油液黏度不當:油液黏度過高(流動阻力大)或過低(潤滑不良),都會導致泵內摩擦增大??蓹z測油液黏度,對比推薦值(如 ATOS 推薦使用抗磨液壓油,黏度指數>140)。
環境散熱不良:油箱容積過小、冷卻系統故障(如冷卻風扇不轉),或泵長時間在超載(超壓、超轉速)工況下運行,也會導致過熱。
五、PFG系列ATOS齒輪泵泄漏(外部泄漏)
泵體與端蓋結合面泄漏:密封墊老化、螺栓緊固不均或泵體變形,會導致油液從結合面滲出。檢查密封墊是否有裂紋、硬化,或結合面是否有劃痕。
軸端密封泄漏:軸封(如骨架油封)磨損、唇部老化或軸表面劃傷,會導致油液從軸伸端泄漏。觀察軸端是否有油跡,拆解后可見油封唇部有磨損或裂紋。
總結:故障判斷流程
初步觀察:記錄故障現象(壓力、流量、噪聲、溫度等),檢查外部管路、電機、過濾器等是否正常。
參數檢測:使用壓力表、流量計、溫度計、振動儀等工具測量關鍵參數,對比額定值。
拆解檢查:若初步判斷為內部故障,拆解泵體,檢查齒輪、軸承、密封件、泵體等部件的磨損、變形、卡滯情況。
排除法驗證:針對懷疑的故障點(如更換密封件、清理過濾器、調整安全閥),逐步排除,確認故障原因。
通過以上方法,可快速定位 ATOS PFG系列齒輪泵的常見故障,為維修或更換部件提供依據。日常使用中,定期更換液壓油和過濾器、避免超載運行,能有效減少故障發生。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