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紅外線加熱器防止涂料和油漆過熱和干燥不足
紅外線干燥機或加熱器是一種用于干燥水性涂料、涂層和油墨的加熱系統。它也經常用于加熱塑料、塑料薄膜和復合材料,以備下一步制造。
它由強大的紅外線發射器和反射器組成,可將紅外輻射聚焦在基材上,從而加速工業干燥過程。紅外線輻射器具有多種優勢,既不需要接觸,也不需要中間傳輸介質。它們允許可控的熱量應用,響應時間快,確保僅在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時間內精確地輸送熱量。與熱風爐相比,紅外線加熱通常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生產速度、減少生產空間并提高加熱效果。
材料通過吸收部分紅外輻射、在表面反射部分紅外輻射和允許部分紅外輻射穿過來與紅外輻射相互作用。成功工藝加熱的關鍵在于選擇具有合適光譜的發射器,確保材料吸收盡可能多的輻射并將其轉化為熱量。紅外發射器的波長、形狀和功率輸出與產品特性的這種精心匹配對于成功的工藝加熱至關重要。
加熱元件的溫度決定了紅外發射器的輻射波長,從而影響加熱過程。短波輻射可以深入滲透到某些固體材料中,確保均勻加熱,而中波輻射主要被外表面吸收,主要加熱外表面。中波輻射特別容易被許多塑料、玻璃,尤其是水吸收,并直接轉化為熱量。
控制加熱器發出的紅外輻射至關重要。如果紅外加熱器位置太近并發出過多的熱量,干燥材料可能會過熱,導致起泡或燒傷。另一方面,如果紅外加熱器發出的熱量不足,材料可能無法干燥,導致下垂和表面光潔度不足。因此,保持控制紅外輻射的適當平衡對于成功的工藝加熱至關重要。
在工業、面向批量的制造過程中,在干燥材料上使用傳統的接觸式溫度傳感器是不切實際的。此外,由于光譜吸收不同且熱質量更高,笨重的接觸式傳感器頭吸收的溫度與薄膜涂層、油漆或油墨不同。因此,需要一種非接觸式溫度傳感方法。
通過波長分離減輕紅外加熱器和測溫儀之間的串擾
了解加熱表面的狀況對于控制加熱過程至關重要。紅外測量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在此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測溫儀將測量的溫度直接提供給加熱器控制單元,有助于實時優化能量。這確保始終施加適量的能量,從而獲得最佳和有效的結果。紅外傳感器策略性地放置在紅外加熱器的中心,與熱輻射方向對齊。
在紅外加熱器附近進行紅外測量的一個挑戰是避免在加熱器工作的相同光譜范圍內進行測量。紅外加熱器和干燥機通常在近紅外 (NIR) 和中紅外 (MIR) 的波長范圍內工作。NIR 加熱器通常在 0.75 µm 至 1.5 µm 的范圍內工作,提供強烈而集中的熱量,非常適合快速加熱應用。MIR 加熱器在 1.5 µm 至 5.0 µm 的范圍內工作,提供適合兩個表面的平衡加熱和略深的穿透進入材料。
為了避免串擾,測溫儀通常在 8 µm – 14 µm 長波長 (LT) 范圍內運行,適用于大多數干燥和加熱應用。這是有益的,因為大多數涂層和油漆材料具有寬光譜范圍和高發射率。如果用 NIR 紅外加熱器對金屬表面進行熱處理,并且材料的發射率不足以達到 LT 范圍,則可以將靈敏度為 2.3 µm 的 3M 高溫計與紅外加熱器配對。雖然紅外加熱器很少在 8 µm – 14 µm 的長波長范圍內發射輻射,但同樣的最佳實踐也適用:使用靈敏度與紅外加熱器不同的紅外傳感器來避免串擾。這里建議使用短波長紅外傳感器。
紅外加熱器的精確控制需要緊湊、耐高溫的紅外傳感器
由于可用空間有限,將測溫儀集成到紅外加熱器中是一項挑戰。紅外傳感器頭必須盡可能小,以適應加熱器的狹窄空間。此外,由于傳感器頭安裝在紅外發射器附近,因此必須能夠承受高環境溫度。緊湊性和耐高溫性的雙重要求對于有效集成至關重要。此外,高溫計收集的溫度數據必須無縫輸入到加熱器的控制器中,以確保精確控制和優化加熱過程。對于批量生產的解決方案,這種信號集成必須既簡單又經濟高效,以滿足大規模制造的需求。
Optris CSmicro 憑借其超小的傳感器頭解決了這些挑戰,其具有 M12 螺紋尺寸,可簡化與紅外加熱器的集成。這款緊湊型傳感器頭設計為可承受高達 180°C 的溫度(包括電纜),而不會影響溫度精度或需要冷卻。紅外干燥機的快速加熱使傳感器的抗溫度沖擊能力變得尤為重要,確保可靠和準確的溫度數據和控制。
Optris CSmicro 的溫度數據通過模擬 4-20 mA 信號傳輸,可直接與加熱器的控制系統集成。但是,如果需要數字接口,Optris CT 系列可提供多功能替代方案。 CT 系列保留了相同的小型傳感器頭,但連接到提供靈活信號輸出選項的電子盒。用戶可以從模擬和各種數字接口中進行選擇,使系統能夠適應不同的控制要求和偏好。
這種小尺寸、耐高溫和多功能數據輸出的組合使 Optris CSmicro 和 CT 系列成為集成到紅外加熱器中的理想選擇。它們提供可靠、準確的溫度測量和控制,確保在工業加熱應用中實現最佳性能。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