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PB-TPA 是一種結合了氰基(CN)、三苯基苯(TPB)和三苯胺(TPA)結構單元的有機化合物,具有特點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在光電材料、熒光探針及有機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展現出潛在應用價值。以下是對 CN-TPB-TPA 的詳細介紹:
一、分子結構與特性
分子結構:
氰基(CN):作為強吸電子基團,能夠調節分子的電子分布,增強分子內電荷轉移(ICT)效應,從而影響熒光發射波長和量子產率。
三苯基苯(TPB):作為剛性共軛核心,提供穩定的π-共軛體系,有助于增強分子的熒光發射和光穩定性。
三苯胺(TPA):作為電子給體,與氰基形成D-A(給體-受體)結構,進一步促進分子內電荷轉移,拓寬吸收和發射光譜。
結構式:
光學性質:
熒光發射:CN-TPB-TPA 在固態或聚集態下可能表現出強烈的熒光發射,發射波長可能位于可見光區(如綠色或紅色),具體取決于分子結構和環境。
聚集誘導發光(AIE):若分子設計合理,CN-TPB-TPA 可能具備AIE特性,即在稀溶液中熒光較弱,但在聚集態下熒光顯著增強,適用于高對比度成像和傳感應用。
光穩定性:剛性共軛結構有助于提高分子的光穩定性,減少光漂白現象,延長其在光電設備中的使用壽命。
電子性質:
D-A結構:氰基與三苯胺的組合形成D-A結構,有助于降低分子的帶隙,拓寬吸收光譜,提高對太陽光的利用率。
電荷傳輸:三苯胺單元可能賦予分子良好的空穴傳輸性能,適用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
二、合成方法
CN-TPB-TPA 的合成通常涉及多步有機反應,包括偶聯反應、環化反應等。以下是一個可能的合成路線示例:
合成三苯胺中間體:
通過溴代苯與苯胺的偶聯反應,制備三苯胺衍生物。
引入氰基:
利用氰化試劑與三苯胺中間體反應,引入氰基基團。
構建三苯基苯核心:
通過 Suzuki 偶聯反應或其他偶聯方法,將三苯基苯單元與含氰基的三苯胺單元連接,形成 CN-TPB-TPA 分子。
純化與表征:
通過柱色譜、重結晶等方法純化產物,并通過核磁共振(NMR)、質譜(MS)、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和熒光光譜等手段對分子結構進行表征。
三、應用領域
光電材料:
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CN-TPB-TPA 可作為發光層材料,利用其優異的熒光性能和電子結構,提高 OLED 的發光效率和色彩純度。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給體材料或空穴傳輸層,CN-TPB-TPA 的 D-A 結構和良好空穴傳輸性能有助于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熒光探針:
離子檢測:利用 CN-TPB-TPA 對特定金屬離子(如 Cu2?、Hg2?)的響應性,構建熒光探針,實現離子濃度的定量檢測。
生物成像:若分子具備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CN-TPB-TPA 可用于細胞或組織成像,標記特定生物分子或結構。
化學傳感: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檢測:CN-TPB-TPA 的熒光性能可能受 VOCs 影響,通過監測熒光變化,實現 VOCs 的靈敏檢測。
四、研究進展與挑戰
研究進展:
分子設計優化:通過調整分子結構(如引入不同吸電子基團或共軛單元),進一步調控 CN-TPB-TPA 的光學和電子性質。
多功能化:將 CN-TPB-TPA 與磁性納米粒子、量子點等結合,構建多功能復合材料,拓展其應用范圍。
挑戰:
合成復雜性:CN-TPB-TPA 的合成可能涉及多步反應,需優化反應條件以提高產率和純度。
穩定性:在(如高溫、高濕度)下,分子的穩定性可能受到影響,需進一步改進分子結構或封裝技術。
生物相容性:若用于生物醫學領域,需系統評估 CN-TPB-TPA 的生物毒性、代謝途徑和長期安全性。
關于我們:
陜西星貝愛科生物科技經營的產品種類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納米顆粒、納米金及納米金棒、近紅外熒光染料、活性熒光染料、熒光標記物、蛋白交聯劑、小分子PEG衍生物、點擊化學產品、樹枝狀聚合物、環糊精衍生物、大環配體類、熒光量子點、透明質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聚合物微球,近紅外熒光染料,聚苯乙烯微球,上轉換納米發光顆粒,MRI核磁造影產品,熒光蛋白及熒光探針等等。
溫馨提示: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體!
同系列:
1-碘甲基-4-(1,2,2-三苯乙烯基)苯;1,1,2,2- (4-碘甲苯基)三苯乙烯,分子式:C27H21I
1-(iodomethyl)-4-(1,2,2-triphenylvinyl)benzene
CAS:299914-63-9;分子式:C26H16I4;1,1,2,2-四碘四苯乙烯;1,1,2,2-四(4-碘苯)乙烯
1,1,2,2-tetrakis(4-iodophenyl)ethylene
CAS:166264-70-6;分子式:C26H19NO2;1-硝基-4-(1,2,2- 三乙烯苯基)苯
1-Nitro-4-(1,2,2-triphenylethenyl)benzene
(2-(3-硝基苯基)乙烯-1,1,2-三基)三苯,分子式:C26H19NO2
(2-(3-nitrophenyl)ethene-1,1,2-triyl)tribenzene
CAS:1289218-74-1;4-(1,2,2-三苯乙烯基)苯甲醛,分子式:C27H20O
4-(1,2,2-triphenylethenyl)benzaldehyde
CAS:1601465-06-8;分子式:C28H20O2
1,1-diphenyl-2,2-di(4-formylphenyl)ethylene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