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聲強測量儀的核心在于“規范操作流程、控制環境干擾、精準校準設備”,以確保測量數據的可靠性。以下是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
一、測量前:設備檢查與環境準備
這一步是數據準確的基礎,需排除設備故障和環境干擾。
設備校準:確保儀器“零誤差”
每次測量前必須校準,具體步驟:
連接聲強探頭與主機,開機預熱10~15分鐘(使電子元件穩定)。
使用標準聲源(如活塞發聲器,頻率通常為1000Hz),將探頭對準聲源,距離按校準器說明(一般5~10cm)。
進入儀器“校準模式”,待讀數穩定后,確認顯示值與標準聲源聲壓級一致(允許誤差±0.5dB),若偏差超范圍,需重新校準或檢修。
注意:校準周期建議每3個月一次,頻繁使用時每月校準,避免因探頭老化導致誤差。
環境排查:減少外界干擾
聲強測量易受背景噪聲、反射聲影響,需提前處理:
選擇無風或低風速環境(風速>2m/s會產生氣流噪聲,需用防風罩)。
遠離無關聲源(如空調、車流、談話聲),背景噪聲需比被測聲源低10dB以上(可先測背景噪聲,若不滿足,需更換測量地點或采取隔音措施)。
避免在強反射環境(如空曠房間、金屬墻面)測量,反射聲會導致聲強值虛高,可通過增加吸聲材料(如海綿)減少反射。
二、測量中:操作規范與參數設置
根據測量目的調整參數,確保探頭位置和角度正確。
探頭放置:對準聲源,避免遮擋
聲強探頭(通常是雙傳聲器陣列)需正對聲源,軸線與聲源輻射方向一致(偏差≤10°,否則會導致聲強值偏低)。
測量距離按標準(如ISO9614):
近場測量(<1m):適合小聲源(如揚聲器),需避免探頭接觸聲源表面。
遠場測量(>3m):適合大型設備(如風機),需確保聲源在探頭“遠場區域”(距離≥聲源尺寸3倍)。
手持探頭時,手臂需穩定,避免身體遮擋探頭(人體會反射聲波),最好使用三腳架固定。
三、測量后:數據記錄與設備維護
確保數據完整,延長設備壽命。
數據記錄:詳細標注測量條件
記錄內容除聲強值(單位dB)外,還需包括:
測量時間、地點、環境溫度(溫度影響空氣聲速,間接影響聲強計算)。
聲源工作狀態(如設備負載:空載/滿載,轉速等)。
異常情況(如突發噪聲、探頭移動),便于后期數據修正。
設備收納:防止探頭損壞
測量結束后,關閉主機,斷開探頭連接,用專用防塵罩蓋住探頭(避免灰塵進入傳聲器)。
探頭需單獨存放于防震盒(避免擠壓雙傳聲器間距,間距誤差會導致聲強計算錯誤),主機避免潮濕和高溫環境(存儲溫度0~40℃,濕度≤70%)。
總結:關鍵原則
聲強測量的準確性依賴“校準-環境-操作”三位一體的控制:校準確保儀器精度,環境排除干擾源,操作規范保證探頭與聲源的“正確對話”。遵循以上步驟,可有效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的誤差(如未校準導致±3dB偏差,角度錯誤導致±5dB偏差),讓測量數據真正反映聲源的聲強特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