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力士樂先導式比例溢流閥在調試和測試中可能因電氣連接、液壓系統、機械部件或參數設置等問題出現故障。以下按故障現象分類,提供系統性的排查步驟和解決方法,幫助快速定位并排除問題。
一、Rexroth比例溢流閥核心故障現象及排查方法
1. 無壓力輸出(系統壓力始終為 0)
可能原因:電源故障、線圈斷路、閥芯卡滯、控制信號未輸入。
排查步驟:
Step 1:檢查電源連接
用數字萬用表測量 M23 連接器引腳 1(VCC)與引腳 2(GND)之間的電壓,應滿足 24V DC±10%(即 21.6~26.4V)。若電壓為 0 或異常:
檢查電源適配器是否損壞(用備用電源替換測試);
檢查線路是否斷路(重點排查熔斷器、接線端子);
確認引腳 1 與 2 是否反接(閥具備反極性保護,但反接時無輸出)。
Step 2:檢測線圈完整性
斷開電源,測量線圈電阻(引腳 1 與 2 之間),正常阻值應為25Ω±5%(23.75~26.25Ω)。若阻值為∞(斷路)或接近 0(短路):
更換線圈組件(訂貨號:R901234567);
檢查線圈引線是否因振動斷裂(需重新焊接或更換)。
Step 3:檢查閥芯是否卡滯
若電源和線圈正常,仍無壓力輸出,可能是閥芯被污染物卡滯(液壓油清潔度不達標):
先對系統泄壓(關閉動力源,打開泄油閥),斷開閥與管路的連接;
拆解閥體(需使用專用工具,避免損傷閥芯),觀察閥芯與閥套配合面是否有劃痕或顆粒附著;
用煤油或液壓油清洗閥芯和閥套(禁止用鐵絲等硬物刮擦),裝配前用壓縮空氣吹干;
檢查液壓油污染度(需達到 NAS 8 級以上),若污染嚴重,更換油液并清洗油箱、濾芯。
Step 4:驗證控制信號
用示波器測量引腳 3(IN+)與引腳 4(IN-)之間的信號,應滿足 0~10V 或 4~20mA(根據放大器設置)。若信號為 0:
檢查放大器是否正常輸出(用信號發生器替代放大器測試);
確認使能信號(引腳 5)是否為高電平(≥12V),未使能時閥無動作。
2. 壓力波動大(壓力偏差超過 ±2bar)
可能原因:油液污染、油液粘度異常、機械振動、電磁干擾、放大器參數錯誤。
排查步驟:
Step 1:檢查油液狀態
取樣檢測油液粘度,應符合 ISO VG46(40℃時運動粘度 41.4~50.6mm2/s),粘度太高(如低溫環境)會導致閥芯響應遲滯,太低(如高溫)會導致泄漏增加;
用顆粒計數器檢測污染度,若超過 NAS 8 級(每 100mL 油液中≥10μm 顆粒數>2370),需更換油液并清洗濾芯(建議使用 10μm 精度濾芯)。
Step 2:消除機械振動
檢查閥的安裝扭矩(應按 6N?m 緊固),若松動會導致閥體與底板共振,加劇壓力波動;
測量安裝面平行度(需≤0.05mm),不平會導致閥體變形,影響閥芯運動;
在閥與底板之間增加 0.1mm 厚銅墊片(彈性補償),減少振動傳遞。
Step 3:解決電磁干擾
若壓力波動與動力設備(如電機)啟停同步,說明存在電磁干擾:
檢查信號電纜屏蔽層(引腳 7)是否單端接地(接地電阻≤4Ω);
在電纜兩端加裝鐵氧體磁環(阻抗≥100Ω@100MHz);
將信號電纜與動力電纜間距拉至≥30cm,交叉時垂直布線。
Step 4:調整放大器參數
若壓力波動呈周期性(如 5~10Hz),可能是放大器增益過高導致振蕩:
通過力士樂 IndraWorks 軟件降低比例增益(默認值的 80%);
增加濾波時間(從 0.1s 調整至 0.3s),抑制高頻干擾;
延長斜坡時間(從 0.5s 增至 1s),減緩閥芯動作速度。
3. 響應遲緩(階躍信號下壓力上升時間>100ms)
可能原因:油溫過低、閥芯磨損、放大器斜坡時間過長、先導油口堵塞。
排查步驟:
Step 1:檢查油溫
用溫度計測量液壓油溫度,若低于 10℃,油液粘度急劇上升,導致閥芯運動阻力增大:
開啟系統加熱器(若有),將油溫升至 20~40℃;
短期可添加粘度指數改進劑(如聚甲基丙烯酸酯),降低低溫粘度。
Step 2:檢查閥芯磨損
拆解閥體后,用千分尺測量閥芯與閥套的配合間隙(標準間隙 0.005~0.01mm)。若間隙>0.02mm:
更換閥芯組件(訂貨號:R900987654);
檢查油液中是否有金屬顆粒(可能是泵或缸體磨損導致),需排查整個液壓系統。
Step 3:優化放大器參數
查看放大器斜坡時間設置,若>2s 會顯著減慢響應速度,可調整至 0.5~1s(根據系統負載慣性);
提高比例增益(默認值的 120%),增強信號對閥芯的驅動能力(需避免振蕩)。
Step 4:清理先導油口
先導式比例閥依賴先導油控制主閥芯,若先導油口(通常為 M5 螺紋)堵塞:
用 0.5mm 直徑的通針清理油口(禁止用金屬絲,防止劃傷);
檢查先導油路濾芯(若有)是否堵塞,需更換為 5μm 精度濾芯。
4. 故障報警(FAULT 燈亮,引腳 6 輸出低電平)
可能原因:過壓、過流、溫度過高、傳感器故障。
排查步驟:
Step 1:排查過壓
用壓力傳感器測量系統實際壓力,若超過設定上限(80bar+5%=84bar):
檢查放大器壓力上限參數是否誤設(應設為 80bar);
確認負載是否異常(如執行器卡滯導致壓力驟升),需排除負載故障。
Step 2:檢測過流
用鉗形電流表測量線圈電流,正常工作電流應≤0.8A。若超過 1A:
檢查放大器電流限制參數(應設為 0.8A);
測量線圈電阻,若阻值偏低(<23.75Ω),可能是線圈局部短路,需更換線圈。
Step 3:檢查溫度
用紅外測溫儀測量閥體溫度,若超過 60℃(環境溫度 + 40℃):
檢查冷卻系統(如散熱風扇、冷卻器)是否工作;
減少連續工作時間(若為間歇工況),或更換更大流量的冷卻器。
Step 4:驗證傳感器
若系統接入壓力反饋傳感器(如與放大器閉環控制):
斷開傳感器,用模擬器輸入 4~20mA 信號,若故障消失,說明傳感器損壞;
檢查傳感器接線(信號線與電源線是否混接),重新焊接端子。
5. 線性度超差(輸入信號與壓力非線性偏差>±1.5% FS)
可能原因:零點 / 增益校準錯誤、閥芯磨損、油液污染。
排查步驟:
Step 1:重新校準放大器
進入放大器校準模式(按力士樂 IndraWorks 軟件指引);
輸入 0% 信號(0V 或 4mA),調節 OFFSET 電位器,使壓力為 0bar(允許 ±0.5bar);
輸入 100% 信號(10V 或 20mA),調節 GAIN 電位器,使壓力為 80bar(允許 ±1.2bar);
按 25%、50%、75% 信號點驗證,確保各點偏差≤±1.2bar。
Step 2:檢查閥芯狀態
若校準后仍非線性,可能是閥芯磨損導致節流特性變化:
拆解后觀察閥芯錐面是否有磨損(正常應光滑無劃痕);
更換閥芯后重新校準,若恢復正常,說明原閥芯已失效。
Step 3:更換油液
油液中若含有膠質或水分(會導致閥芯粘滯),需:
排空油箱,用專用清洗劑(如煤油)沖洗管路和閥體;
加注新油(推薦力士樂 HEES 生物降解液壓油),并運行系統 30 分鐘排除空氣。
二、Rexroth比例溢流閥故障排除的安全規范
泄壓操作:所有排查前必須關閉液壓泵,打開泄油閥,確認系統壓力降至 0bar(用壓力表驗證),避免高壓油噴射傷人。
斷電操作:檢測電氣部件時,需斷開電源,并用驗電器確認無電壓,防止觸電。
工具規范:拆解閥體時使用專用扳手(避免用活扳手損傷六角面),清洗閥芯時用專用毛刷(禁止用金屬工具)。
三、Rexroth比例溢流閥預防措施(減少故障復發)
定期維護:每 500 小時檢查油液污染度,每 2000 小時更換濾芯和油液;
環境控制:保持環境溫度在 - 20~60℃,避免粉塵、腐蝕性氣體;
參數備份:定期通過放大器軟件備份參數(防止誤操作丟失);
記錄檔案:每次調試和故障處理后,記錄壓力曲線、參數設置和更換部件,便于追溯。
通過以上步驟,Rexroth比例溢流閥可系統性排查的常見故障。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