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分析儀的校準(調準)是確保其測量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操作,需遵循標準化流程并結合儀器類型與使用場景。
一、校準前的準備
1.環境要求
·儀器需在清潔、無目標氣體的環境中通電預熱,通常要求通風良好且避免陽光直射。例如,四合一氣體檢測儀需在戶外陰涼處通電2小時以上,以確保傳感器穩定。
·環境溫濕度需符合儀器規定范圍,避免因溫濕度異常導致傳感器漂移(如NDIR傳感器在高濕度下光學窗口結霧)。
2.工具與材料
·準備標準氣體(標氣),其濃度需覆蓋儀器量程(如滿量程的20%、50%、80%),且標氣需在有效期內(如CO標氣有效期通常為1年)。
·配備校準裝置,包括減壓閥、流量計(調節流量至0.4-0.5L/min)、標氣罩及連接氣管,確保氣路密封性(校準前需進行氣密性測試,如肥皂水檢漏)。
二、校準步驟
1.零點校準
·在無目標氣體的清潔環境中,通過儀器菜單進入“零點”調整界面,執行零點校準。例如,四合一氣體檢測儀需按“確認鍵”選擇零點調整,顯示“OK”即完成。
·目的是消除傳感器基線漂移,確保無氣體時讀數為零。若零點漂移,需通入純凈氮氣或空氣進行修正。
2.量程校準(示值誤差檢定)
·通入標準氣體(濃度約為滿量程的20%、
50%、80%),每種濃度重復測量3次,記錄穩定讀數。
·計算示值誤差:
= c-b S x 100%
其中,b為儀器顯示值的算術平均值,c為標準氣體濃度,s為滿量程值。取最大誤差值作為檢定結果。
·若讀數與標氣不一致,需進入“量程”界面調整數值,直至顯示“OK”。
3.重復性與穩定性測試
·重復性:校準零點后,通入80%滿量程標氣,重復測量6次,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 :
R=x100%
其中,c為6次測量的平均值,s為標準差。·穩定性:連續運行1小時,每15分鐘通入標氣。
4.響應時間測試
·校準零點后,通入80%滿量程標氣,記錄儀器達到初始穩定值90%所需時間,重復3次取平均值。
三、特殊場景處理
1.數據偏高排查
·若測量值持續偏高,先斷開樣氣接入標氣:
。若標氣測量正常,問題在分析管路積垢
(如浮子流量計帶水、伴熱管線彎折),需清洗或更換管路。
。若標氣測量偏高,需重新標定儀器(如傳感器老化或校準失敗)。
2.故障應對
·示值不穩定:檢查氣路漏氣或樣氣流量波動,修復后重新校準。
零點漂移:執行零點校準,若無效則更換傳感器(如電化學傳感器電解液干涸)。
·無信號輸出:排查供電異常(如電化學傳感器需0.2-0.4V偏置電壓)或傳感器壽命到期(通常2-3年)。
四、校準周期與規范
1.周期要求
·廠商建議每3-6個月校準一次(如便攜式檢測儀),以維持精度。
·法規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強制檢定(如可燃氣體探測器、硫化氫檢測儀),需由第三方計量機構執行。
2.校準原則
·相對比較法:先用零氣體和標準氣體建立標準曲線,存儲于儀器中,測量時通過電信號對比計算濃度。
·分段排查:對復雜系統(如煙氣分析儀),遵循“先易后難”原則,分段檢查管路(機柜內外)、過濾器、采樣泵等部件。
五、校準注意事項
1.傳感器維護
·定期更換過濾器(粉塵環境1-3個月,潔凈環境6-12個月),避免堵塞導致響應延遲。·避免傳感器暴露于環境(如高溫、高濕),必要時加裝預處理系統(如氣體干燥管)。
2.操作規范
·校準需由專業人員操作,避免誤觸傳感器或損壞氣路。
·記錄校準數據(如標氣濃度、流量、環境參數),生成檢定證書或結果通知書。
六、校準意義
校準通過恢復儀器靈敏度與準確性,確保其在工業安全(如有毒氣體泄漏監測)、環保(如煙氣排放檢測)、科研等場景中的可靠性。未定期校準可能導致數據失真,引發安全風險或合規問題(如CQI-9標準要求校準碳勢控制儀表)。
以上流程綜合了煙氣分析儀、四合一氣體檢測儀及通用氣體分析儀的校準方法,需根據具體儀器說明書調整細節。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