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WICK 安全閥作為流體系統的關鍵安全部件,在長期使用或工況異常時可能出現各類故障,影響其泄壓功能或密封性能。
以下是常見故障類型、成因及初步判斷方法:
一、密封失效(未超壓時泄漏)
這是最常見的故障之一,表現為系統壓力未達到整定壓力時,安全閥持續滲漏介質(液體滴漏或氣體微量排氣)。
可能成因:
密封面損傷:閥芯與閥座的密封面(通常為精密研磨面)被雜質(如金屬碎屑、粉塵)劃傷,或長期使用后磨損;
雜質卡滯:系統介質中的顆粒、油污附著在密封面之間,導致閥芯無法閉合;
密封件老化:O 型圈、閥座墊片等彈性密封件因高溫、介質腐蝕或老化失去彈性,無法緊密貼合;
彈簧疲勞:彈簧彈力不足,導致閥芯對密封面的壓力不夠,出現微泄漏。
判斷方法:觀察滲漏量是否隨壓力升高而增大(未達整定壓力時),若關閉閥門后滲漏停止,基本可確認是安全閥本身密封問題。
二、BESWICK安全閥無法正常開啟(超壓時不泄壓)
系統壓力超過整定壓力,但安全閥未開啟泄壓,可能導致被保護設備超壓損壞,屬于高風險故障。
可能成因:
閥芯卡滯:雜質(如鐵銹、水垢)卡住閥芯與閥體間隙,或密封面黏連(如介質固化、結垢),導致閥芯無法移動;
整定壓力過高:出廠校準錯誤,或用戶私自調整后壓力設置遠超實際需要,導致系統超壓時仍未觸發開啟;
彈簧斷裂或變形:彈簧因疲勞、腐蝕(如潮濕環境生銹)或超壓沖擊斷裂,失去推動閥芯開啟的彈力;
安裝反向:閥體箭頭方向與介質流向相反,閥芯被反向壓力頂住,無法開啟。
判斷方法:用壓力計監測系統壓力,若明確超過整定壓力但安全閥無動作,可初步判定為開啟故障(需排除管路堵塞等外部因素)。
三、BESWICK安全閥開啟后無法關閉(泄壓后持續泄漏)
安全閥達到整定壓力后開啟泄壓,但壓力降至回座壓力以下時仍無法關閉,導致介質持續流失。
可能成因:
閥芯卡滯:泄壓時高速介質攜帶雜質進入閥芯間隙,導致閥芯卡在開啟位置;
密封面損傷:開啟時閥芯與閥座劇烈撞擊(如超壓沖擊),造成密封面變形或劃痕,無法貼合;
彈簧失效:彈簧因長期受力或超壓導致彈性衰減,無法推動閥芯復位;
回座壓力設置異常:若整定壓力調整不當,可能導致回座壓力過低,系統壓力無法回升至關閉閾值。
判斷方法:系統壓力降至正常工作范圍后,觀察安全閥是否仍有介質排出,若持續泄漏且無壓力波動,即為關閉故障。
四、BESWICK安全閥開啟壓力漂移(壓力偏差過大)
安全閥的實際開啟壓力與整定壓力偏差超過允許范圍(通常 ±5%),導致過早開啟或延遲開啟。
可能成因:
彈簧疲勞:長期使用后彈簧彈力衰減,導致開啟壓力降低;
調節機構松動:出廠時的鎖緊螺母松動,導致整定壓力自行變化;
閥芯磨損:閥芯與閥座的配合間隙變大,影響壓力響應;
環境溫度影響:高溫環境下彈簧彈性系數變化,或低溫導致密封件硬化,間接影響開啟壓力。
判斷方法:通過壓力校驗臺檢測,若實際開啟壓力與標稱值偏差超過標準,即為壓力漂移。
五、BESWICK安全閥閥體或部件損壞
可能表現:閥體裂紋、接口螺紋損壞、閥芯斷裂等。
可能成因:
超壓沖擊:系統瞬時壓力遠超安全閥承受極限(如 1.5 倍以上整定壓力),導致閥體爆裂或閥芯斷裂;
安裝不當:緊固時用力過猛導致螺紋滑絲,或扳手劃傷閥體;
腐蝕老化:介質或環境腐蝕性過強,導致閥體材質銹蝕、壁厚減薄(如黃銅閥體在酸性介質中腐蝕);
振動疲勞:長期高頻振動導致閥體與接口焊接處或螺紋連接部位疲勞斷裂。
總結
BESWICK 安全閥的故障多與安裝不當、維護缺失、工況異常相關。發現故障后,需先停機排查(如檢查介質清潔度、系統壓力穩定性),避免直接拆解導致問題擴大。對于密封面磨損、彈簧失效等可修復故障,可更換原廠配件后重新校準;若閥體裂紋、閥芯斷裂等不可逆損壞,則必須整體更換,確保系統安全運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