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工業與科學研究中,顆粒材料的粒徑分布是影響產品性能的關鍵參數之一。無論是制藥行業的藥物粉末、涂料行業的顏料分散、食品工業的乳品顆粒,還是新能源領域的電池材料,顆粒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溶解性、穩定性、流動性、光學性能和反應活性。為了實現對顆粒體系的快速、準確、重復性高的測量,激光粒度儀(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已成為顆粒分析領域應用的儀器之一,被譽為“顆粒世界的光學天平”。
一、什么是激光粒度儀?
激光粒度儀是一種基于光散射原理(Light Scattering)的粒度分析設備,通過測量顆粒在激光束照射下產生的散射光角度和強度分布,反演計算出顆粒的粒徑大小及其分布情況。它適用于從幾十納米到幾千微米范圍內的固體粉末、懸浮液、乳液等分散體系的粒度測試,具有測量范圍寬、速度快、重復性好、無需標樣等優點。
二、工作原理:從光散射到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儀的核心物理基礎是米氏散射理論(Mie Scattering Theory)和夫瑯禾費衍射理論(Fraunhofer Diffraction Theory)。當一束激光照射到顆粒上時,光線會發生散射,散射光的角度與顆粒大小密切相關:大顆粒產生的散射光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區域,而小顆粒則產生更廣泛角度的散射光。
儀器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樣品分散:將待測顆粒樣品放入液體介質(濕法)或空氣中(干法),通過超聲、攪拌或氣流使其充分分散,避免團聚。
2.激光照射:一束波長穩定的激光(通常為635 nm或780 nm)穿過樣品池,與顆粒發生相互作用。
3.散射光采集:分布在不同角度的光電探測器陣列接收散射光信號,形成“散射光能分布圖”。
4.反演計算:儀器內置軟件根據米氏理論或夫瑯禾費理論,結合顆粒的折射率、吸收率和介質折射率等參數,通過數學反演算法(如非負最小二乘法)將光能分布轉換為顆粒的體積粒徑分布(如D10、D50、D90)。
5.結果顯示:最終以圖表和數據形式輸出粒度分布曲線、平均粒徑、比表面積等關鍵參數。
三、主要類型與技術特點:
1.濕法激光粒度儀
將樣品分散在液體介質(如水、乙醇)中進行測試,適用于易團聚、輕質或納米級顆粒。配備超聲波分散器和循環泵,確保分散均勻,結果更穩定。
2.干法激光粒度儀
通過壓縮空氣將粉末樣品吹散并送入測量區,適用于不易溶于液體或對水分敏感的材料(如水泥、氧化鋁、奶粉等)。干法進樣器需控制氣壓和分散能量,防止過度破碎。
激光粒度儀還具備以下技術優勢:
-雙光源設計:結合紅光(635 nm)與藍光或綠光(如405 nm),提升對亞微米和納米顆粒的檢測靈敏度;
-全自動操作:集成自動進樣器、清洗系統和數據管理軟件,提高通量與一致性;
-多峰分布識別:可準確分辨多模態粒度分布,適用于復雜混合體系;
-符合國際標準:滿足ISO 13320、GB/T 19077等標準要求,數據具有可比性。
四、典型應用領域
1.制藥行業
測定藥物微粉的D50值,影響其吸入性、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用于一致性評價和工藝優化。
2.材料科學
分析陶瓷粉體、金屬3D打印粉末、碳化硅、石墨等的粒度分布,控制燒結性能與成型質量。
3.化工與涂料
評估顏料、填料、乳液的粒徑,影響涂層的光澤度、遮蓋力和穩定性。
4.食品工業
檢測奶粉、咖啡粉、調味品等的顆粒大小,確保口感與溶解性。
5.環境與地質
分析土壤、沉積物、粉塵等顆粒組成,用于環境評估與地質研究。
6.新能源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如磷酸鐵鋰、石墨)的粒度直接影響電極壓實密度與循環壽命。
五、使用注意事項與發展趨勢
為確保測量準確性,需注意:
-樣品充分分散,避免團聚;
-正確設置光學參數(如折射率);
-定期校準儀器(使用標準微球);
-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濕法/干法)。
一、什么是激光粒度儀?
激光粒度儀是一種基于光散射原理(Light Scattering)的粒度分析設備,通過測量顆粒在激光束照射下產生的散射光角度和強度分布,反演計算出顆粒的粒徑大小及其分布情況。它適用于從幾十納米到幾千微米范圍內的固體粉末、懸浮液、乳液等分散體系的粒度測試,具有測量范圍寬、速度快、重復性好、無需標樣等優點。
二、工作原理:從光散射到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儀的核心物理基礎是米氏散射理論(Mie Scattering Theory)和夫瑯禾費衍射理論(Fraunhofer Diffraction Theory)。當一束激光照射到顆粒上時,光線會發生散射,散射光的角度與顆粒大小密切相關:大顆粒產生的散射光集中在前向小角度區域,而小顆粒則產生更廣泛角度的散射光。
儀器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1.樣品分散:將待測顆粒樣品放入液體介質(濕法)或空氣中(干法),通過超聲、攪拌或氣流使其充分分散,避免團聚。
2.激光照射:一束波長穩定的激光(通常為635 nm或780 nm)穿過樣品池,與顆粒發生相互作用。
3.散射光采集:分布在不同角度的光電探測器陣列接收散射光信號,形成“散射光能分布圖”。
4.反演計算:儀器內置軟件根據米氏理論或夫瑯禾費理論,結合顆粒的折射率、吸收率和介質折射率等參數,通過數學反演算法(如非負最小二乘法)將光能分布轉換為顆粒的體積粒徑分布(如D10、D50、D90)。
5.結果顯示:最終以圖表和數據形式輸出粒度分布曲線、平均粒徑、比表面積等關鍵參數。
三、主要類型與技術特點:
1.濕法激光粒度儀
將樣品分散在液體介質(如水、乙醇)中進行測試,適用于易團聚、輕質或納米級顆粒。配備超聲波分散器和循環泵,確保分散均勻,結果更穩定。
2.干法激光粒度儀
通過壓縮空氣將粉末樣品吹散并送入測量區,適用于不易溶于液體或對水分敏感的材料(如水泥、氧化鋁、奶粉等)。干法進樣器需控制氣壓和分散能量,防止過度破碎。
激光粒度儀還具備以下技術優勢:
-雙光源設計:結合紅光(635 nm)與藍光或綠光(如405 nm),提升對亞微米和納米顆粒的檢測靈敏度;
-全自動操作:集成自動進樣器、清洗系統和數據管理軟件,提高通量與一致性;
-多峰分布識別:可準確分辨多模態粒度分布,適用于復雜混合體系;
-符合國際標準:滿足ISO 13320、GB/T 19077等標準要求,數據具有可比性。
四、典型應用領域
1.制藥行業
測定藥物微粉的D50值,影響其吸入性、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用于一致性評價和工藝優化。
2.材料科學
分析陶瓷粉體、金屬3D打印粉末、碳化硅、石墨等的粒度分布,控制燒結性能與成型質量。
3.化工與涂料
評估顏料、填料、乳液的粒徑,影響涂層的光澤度、遮蓋力和穩定性。
4.食品工業
檢測奶粉、咖啡粉、調味品等的顆粒大小,確保口感與溶解性。
5.環境與地質
分析土壤、沉積物、粉塵等顆粒組成,用于環境評估與地質研究。
6.新能源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如磷酸鐵鋰、石墨)的粒度直接影響電極壓實密度與循環壽命。
五、使用注意事項與發展趨勢
為確保測量準確性,需注意:
-樣品充分分散,避免團聚;
-正確設置光學參數(如折射率);
-定期校準儀器(使用標準微球);
-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濕法/干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