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正經歷一場由數字技術驅動的深刻變革,我國在“十四五”時期將農業農村數字化作為國家戰略重點推進。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和“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戰略部署,勾勒出智慧農業的發展藍圖。
與此同時,《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確立“監測預警網絡建設”、“智能農機升級”、“智慧農場培育”三大核心任務,標志著我國農業正式進入“數據驅動”的精準化時代。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光譜技術作為農業信息感知的核心手段,憑借其非破壞性、高通量、多維度分析優勢,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支撐。

相關政策
中央一號文件將 “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實施設施農業更新工程” 列為重點任務,這為光譜儀器創造了全域監測、精準調控、全鏈追溯的應用場景。
提出構建“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網絡”和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要求強化關鍵技術裝備創新,重點突破農業專用傳感器等技術瓶頸。規劃明確將“農業光譜分析技術”列為戰略性前沿技術,要求超前布局并推進集成應用示范。
進一步聚焦光譜技術的具體應用場景,提出推進“田間氣象、作物長勢、土壤墑情、病蟲害等監測預警網絡建設”,構建全域覆蓋的一體化監測體系。這為光譜技術提供了核心應用場景——通過不同波段光譜信號的精準捕捉,實時解析作物生理生態參數。

關鍵技術突破
農業資源監測與災害預警
當作物遭遇病蟲害或干旱脅迫時,其反射光譜在450nm(藍光)、660nm(紅光)等波段會出現異常波動。政策要求構建的監測預警網絡,正依賴于光譜設備對這些細微變化的捕捉能力。
精準作業與智能農機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在規模化場景實現變量施肥、變量灌溉、收獲減損”等精準作業目標。這要求光譜技術與農機裝備深度融合,形成“感知-決策-執行”閉環。例如,通過實時回傳土壤養分光譜數據,與北斗導航系統、智能施肥機聯動,實現“地塊級”精準施肥,較傳統方式可減少20%-30%的化肥投入。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
政策強調“設施農業更新”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光譜技術在此扮演“數據中樞”角色。近紅外波段可快速檢測谷物蛋白質含量、果蔬農藥殘留,助力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追溯體系。北京市近期出臺的農產品市場新規明確將光譜檢測儀列入重點支持設備,推動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升級。

奧譜天成相關內容
NY3300PRO
專為智慧農業場景研發,搭載450nm、530nm、560nm、650nm、690nm、800nm六大核心波段,可精準反演40余種農情參數。其技術優勢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全波段覆蓋,在線式監測,定點實時上傳農作物長勢數據;二是全場景適配,可在-40℃~70℃溫環境下穩定工作,適合農業生產多種場景;三是全周期服務,提供從方案設計到運維升級的一站式支持。該設備已開發針對小麥、玉米、水稻等主糧作物的專屬光譜模型,大幅提升監測精度。


ATH9010
奧譜天成推出的無人機復合式高光譜成像儀,它是一系列體積小、重量輕的無人機載高光譜成像儀,由六旋翼高穩定性無人機、高穩定性云臺、高光譜成像儀、大容量存儲系統、無線圖像系統、GPS導航系統、地面接收工作站、地面控制系統等組成。


能夠有效監測農作物對氮、磷、鉀等營養元素的吸收。當作物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時,其葉片的光譜反射率會發生變化,ATH9010 通過分析高光譜數據,能以超 90% 的準確率準確評估作物的營養狀態,從而助力種植者優化施肥策略。

結語
光譜技術正在改寫農業的未來:它讓每一株作物的“生長密碼”可被解讀,讓每一寸土地的潛力被精準釋放。隨著《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2025年將成為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奧譜天成等領&軍企業將以政策為帆,以技術為槳,攜手農業從業者、科研機構與政府部門,共同構建“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的智慧農業新生態,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