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物研發中,準確解析未知化合物的結構至關重要。氘代交換(HDX)是一種通過追蹤氫(H)被氘(D)替換來揭示分子中可交換氫原子數量的強大技術,能為結構確證提供關鍵線索。然而,傳統的色譜-質譜聯用 HDX 方法往往耗時且試劑消耗大。今天分享的案例展示了開放式采樣端口-質譜聯用(OPSI-CMS)如何革命性地實現快速、簡便、低成本的氘代交換分析,顯著提升結構解析效率!
耗時長: 需要更換色譜系統的水相為 D?O,平衡和運行色譜柱耗費時間。
成本高: 使用大量昂貴的氘代試劑(如 D?O)。
步驟繁瑣: 需要專門的色譜方法和系統配置。
來自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研究團隊創新性地將 OPSI-CMS 技術應用于小分子藥物的氘代交換研究。OPSI-CMS 是一種創新技術,其核心優勢在于:
“即觸即測”: 樣品(固體或溶解在 D?O 中的溶液)只需接觸 OPSI 端口處的溶劑彎月面(通常使用乙腈+0.1%TFA)。
秒級響應: 樣品瞬間溶解/稀釋,并通過文丘里效應被快速吸入電噴霧離子源(ESI),在數秒內即可獲得質譜圖。
樣品量少: 僅需微量樣品。
無需復雜前處理: 省去了繁瑣的色譜分離步驟。
研究者選取了5種具有不同數量可交換氫(1-5個)的標準藥物分子(利血平、硝苯地平、普魯卡因、紅霉素、琥乙紅霉素)進行 OPSI-MS 分析:
先將樣品直接以固體形式或溶解在H?O中用OPSI-MS分析,獲得[M+H]?或[M+Na]?離子質譜圖作為基線。
然后將樣品溶解在D?O中,靜置幾分鐘(對于交換慢的樣品可延長至過夜),再用OPSI-MS分析。
關鍵結果:OPSI-MS成功檢測到了氘代的離子[M+D]?或[M+Na]?(鈉加合物的質量位移+1 Da),其質量數的增加(Δm)對應了各分子理論上的可交換氫數(1, 1, 2, 5, 4個)。[M+D]?通常是譜圖中的基峰。
優勢體現:整個實驗流程(溶解D?O + 分析)可在5分鐘甚至更短時間內完成!分析本身僅需約30秒。同時,D?O用量極少,顯著降低成本。
結論:在譜圖中觀察到了微弱的[M-1]?峰(如利血平明顯),表明存在輕微的不全交換或反交換(氘被環境中的水氫重新替換)。但這不影響通過基峰準確判斷可交換氫總數。在開放實驗室環境中,盡量減少樣品暴露于空氣可減輕反交換。
圖1: OPSI-CMS原理圖
圖2:利血平在固體狀態下產生 m/z 609 的[M+H]+ 離子,使用 D2O 作為稀釋劑時產生 m/z 611 的 [M+D]+ 離子,表明存在一個可交換氫原子。這與理論可交換氫原子數相符。
圖3:硝苯地平在固體狀態下產生 m/z 369 的 [M+Na]+ 離子,使用 D2O 作為稀釋劑時產生 m/z 370 的 [M+Na]+ 離子,表明存在一個可交換氫原子。這與理論可交換氫原子數相符。
圖4:普魯卡因在固體狀態下產生 m/z 237 的 [M+H]+ 離子,使用 D2O 作為稀釋劑時產生 m/z 240 的 [M+D]+ 離子,表明存在兩個可交換氫原子。這與理論可交換氫原子數相符。
圖5:紅霉素在固體狀態下產生 m/z 734 的 [M+H]+ 離子,使用 D2O 作為稀釋劑時產生 m/z 740 的 [M+D]+ 離子,表明存在五個可交換氫原子。這與理論可交換氫原子數相符。
圖6:琥乙紅霉素在固體狀態下產生 m/z 862 的 [M+H]+ 離子,使用 D2O 作為稀釋劑時產生 m/z 867 的 [M+D]+ 離子,表明存在四個可交換氫原子。這與理論可交換氫原子數相符。
OPSI-MS是快速HDX分析的理想工具:該方法能在5分鐘內準確測定小分子藥物中1-5個可交換氫原子的數量。
助力結構解析:獲得的“可交換氫數量”信息是結構確證的關鍵拼圖,可增強基于高分辨質譜和MS/MS數據推斷未知物結構的可信度。
顯著提升效率:相比傳統色譜-HDX方法,節省大量時間(分鐘級 vs 小時級)和昂貴的D?O試劑。
操作簡便:無需改動現有離子源,固體或液體樣品直接上樣,“即觸即測”。
OPSI-MS 為藥物化學家和質譜工作者提供了一把開啟快速解析之門的鑰匙。其簡便、快速、低成本的氘代交換能力,將大大加速藥物研發進程中關鍵信息的獲取,助力更快的研發決策。這項來自阿斯利康的創新應用,展示了 OPSI-CMS 在解決實際分析挑戰中的強大潛力!
參考文獻:
Ray AD, Clemens G, Holman SW. Application of Open Port Sampling Interface–mass spectrometry (OPSI-MS) to deuterium exchange as an aid for structural elucidation.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Accepted. doi: 10.1002/rcm.8536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