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注射儀是一種用于在顯微鏡下將微量物質精確注入細胞、胚胎或其他微小生物樣本的儀器,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
在顯微鏡觀察下找到待處理的細胞或胚胎等樣品,將氣壓操作手的持樣針針頭靠近樣品,調節持樣針控制氣壓將樣品吸住。由于持樣針針體較粗且被鈍化處理,不會損壞細胞樣品。然后將已經灌有注射藥劑的注射針緩緩靠近細胞樣品,待刺入指定注射區域后進行注射,注射完畢后退出針頭,完成顯微觀察操作的注射工作。
顯微鏡系統:一般采用倒置顯微鏡,如徠卡 DMi8 等,可提供清晰的高分辨率圖像,以便操作人員準確觀察樣品和注射過程,常用的物鏡倍數有 ×4、×10、×20、×40 等。
顯微操作器:是顯微注射儀的核心部件,如 Eppendorf 的 TransferMan 4r,可在三個維度上精確控制注射針的運動,實現亞微米級定位,其三維移動分辨率可達 0.05 μm(電動模式),最大移動范圍 X/Y 軸 25 mm,Z 軸 20 mm。
注射裝置
其他輔助部件:包括用于固定樣品的載物臺、照明系統、用于控制和調節參數的控制面板、以及與計算機連接的數據傳輸接口等,部分還配有破膜儀、微量自動注射儀等。
精確定位:能夠實現亞細胞級別的精確定位,可靶向注射單細胞或亞細胞結構,如細胞核等,確保注射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動態追蹤:操作人員可以實時觀察注射針與樣本的交互過程,及時調整注射參數,避免對細胞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提高實驗成功率。
操作與觀察同步:減少了樣本轉移過程中的風險和誤差,保證了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尤其適用于對脆弱或易受影響的細胞進行操作。
預設程序切換:適用于高通量操作,如批量胚胎注射等,可提高實驗效率,減少人工操作誤差。
轉基因技術:將外源目的基因直接注入受精卵的原核中,使外源基因整合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內,從而獲得轉基因動物,是目前轉移效率較高的一種基因轉移方法。
細胞發育研究:把特定的分子探針及衍生的細胞間質成分導入活體細胞,為研究控制細胞功能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途徑,有助于深入了解細胞的生長、分化和發育過程。
克隆技術:供體細胞的細胞核用顯微注射器移入卵母細胞后,在卵母細胞相關因子的作用下,發生重編程回復到發育的起點狀態,進而培育出克隆動物。
單細胞提取:在不改變細胞生存環境的情況下,對單個細胞進行活細胞提取,可單獨提取細胞質或細胞核,或者同時提取細胞質和細胞核,提取后細胞仍可存活,相比于傳統的裂解方式,提取的樣本更為干凈。
基因編輯:能夠進行高速、高效地將 CRISPR-Cas 復合物注入細胞,幫助克服對于傳統方式極難轉染的細胞基因編輯問題,為基因治療和疾病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