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原理
Mich單鏈DNA定量檢測試劑盒基于熒光染料與單鏈DNA(ssDNA)的特異性結合實現定量檢測。其核心原理如下:
熒光染料結合機制
試劑盒中的熒光染料(如SYBR Green I類似物)可嵌入單鏈DNA的堿基對間,形成穩定的染料-DNA復合物。當染料與單鏈DNA結合時,其熒光信號顯著增強(通常增強100-1000倍),而游離染料的熒光極弱。通過檢測熒光強度,可間接反映單鏈DNA的濃度。
非特異性結合的局限性
需注意,該染料對雙鏈DNA(dsDNA)和RNA也可能產生弱結合信號,但試劑盒通過優化染料濃度和反應體系,優先檢測單鏈DNA。若樣本中存在大量雙鏈DNA或RNA,需通過預處理(如加熱變性)將其轉化為單鏈形式,或選擇特異性更高的探針法試劑盒。
標準曲線法定量
通過已知濃度的單鏈DNA標準品(如1-200 ng范圍)建立標準曲線,將待測樣本的熒光信號與標準曲線對比,計算樣本濃度。
二、操作指南
1. 實驗準備
試劑盒組分
濃縮檢測試劑(含熒光染料)
稀釋緩沖液
預稀釋的DNA標準品(1-200 ng范圍)
專用檢測管(推薦使用Mich Assay Tube,避免側壁標注干擾熒光信號)
儀器與耗材
熒光計或熒光酶標儀(需支持485 nm激發/520 nm發射波長)
移液器(覆蓋1-20 μL和100-200 μL量程)
DNase-free耗材(避免核酸酶污染)
樣本要求
樣本體積:1-20 μL
濃度范圍:50 pg/μL - 200 ng/μL(檢測范圍1-200 ng)
兼容性:可耐受鹽、游離核苷酸、溶劑、去污劑或蛋白等污染物,但需避免強酸強堿或高濃度變性劑(如尿素、甲酰胺)。
2. 實驗步驟
試劑與樣本準備
將試劑盒組分恢復至室溫(25℃)。
輕輕顛倒混勻檢測試劑,瞬時離心(避免渦旋振蕩產生氣泡)。
準備標準品:取10 μL標準品1(10 ng/μL)和標準品2(100 ng/μL)分別加入檢測管,補加190 μL稀釋緩沖液至終體積200 μL。
樣本檢測
取180-199 μL稀釋緩沖液加入樣本檢測管,加入1-20 μL待測樣本(終體積200 μL)。
輕輕渦旋振蕩3-5秒,避免產生氣泡。
室溫避光孵育2分鐘,使染料與單鏈DNA充分結合。
熒光信號讀取
將檢測管放入熒光計,選擇“ssDNA High Sensitivity”檢測程序。
記錄熒光信號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樣本濃度。
3. 注意事項
熒光淬滅控制
染料易受光降解,實驗全程需避光操作(如使用鋁箔包裹檢測管)。
檢測工作液配制后需在3小時內完成檢測,避免熒光信號衰減。
標準品與樣本處理
標準品需上下顛倒混勻后瞬時離心,避免沉淀影響濃度準確性。
樣本若含高濃度鹽或去污劑,建議用稀釋緩沖液進行1:10預稀釋。
污染防控
使用DNase-free耗材,避免核酸酶降解樣本。
實驗區域需分區操作(如配液區、樣本處理區、檢測區),防止交叉污染。
三、技術優勢
高靈敏度
可檢測低至50 pg/μL的單鏈DNA,適用于痕量樣本(如循環腫瘤DNA、病毒基因組)的定量分析。
寬檢測范圍
線性檢測范圍達1-200 ng,覆蓋大多數實驗需求(如NGS文庫構建、qPCR模板定量)。
操作簡便
無需復雜純化步驟,直接混合樣本與檢測工作液即可讀數,單次檢測耗時<5分鐘。
污染物耐受性強
對鹽、蛋白、去污劑等常見污染物耐受閾值高,減少樣本預處理步驟。
四、Mich單鏈DNA定量檢測試劑盒應用場景
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學
定量評估CRISPR-Cas9編輯后單鏈DNA修復模板的濃度。
液態活檢
檢測血漿中循環游離DNA(cfDNA)的單鏈片段比例,輔助腫瘤早期診斷。
NGS文庫構建
優化文庫投入量,確保Illumina等平臺建庫成功率。
病毒學研究
定量分析病毒基因組單鏈RNA(如HIV、HCV)逆轉錄后的單鏈DNA中間體。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