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導率傳感器是用于測量溶液電導率的重要設備,日常維護對于保證其測量精度、延長使用壽命至關重要。以下是電導率傳感器的日常維護工作詳情:
一、定期清潔傳感器探頭
傳感器探頭直接與被測溶液接觸,容易附著污垢、藻類、沉淀物等,影響測量準確性,需定期清潔:
清潔頻率:根據被測溶液的污染程度確定,一般每周 1-2 次;若溶液渾濁、雜質多,需增加清潔次數(如每日一次)。
清潔方法:
先用柔軟的毛刷(如羊毛刷)輕輕刷洗探頭表面,去除附著的灰塵、藻類等疏松污物。
若有頑固污漬(如鈣鎂沉淀、油污),可先用溫水(30-40℃)浸泡探頭 5-10 分鐘,再用中性洗滌劑(如洗潔精)輕輕擦拭,最后用純水沖洗干凈。
避免使用硬物(如金屬刷、砂紙)或腐蝕性強的試劑(如強酸、強堿)清潔,以防劃傷探頭或損壞電極。
二、定期校準傳感器
電導率傳感器的測量精度會隨使用時間、環境變化而漂移,需定期校準以保證數據準確性:
校準頻率:
常規使用場景下,每月校準 1 次;
用于高精度測量(如實驗室、制藥行業)或被測溶液成分復雜時,每 2 周校準 1 次;
若傳感器長期停用后重新啟用,需先進行校準。
校準步驟:
準備標準電導率溶液(根據測量范圍選擇合適濃度,如 100μS/cm、1000μS/cm、10000μS/cm 等),確保溶液在有效期內且溫度穩定(一般校準溫度為 25℃)。
將清潔后的探頭玩全浸入標準溶液中,確保探頭不接觸容器壁和底部,靜置 2-3 分鐘待讀數穩定。
按照傳感器說明書操作,進入校準模式,將儀器顯示值調整為標準溶液的理論值(若有溫度補償功能,需確認溫度補償是否開啟并符合標準)。
校準完成后,用純水沖洗探頭,再用濾紙吸干表面水分,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三、檢查傳感器線纜與接口
線纜和接口是傳感器與主機連接的關鍵部分,需定期檢查:
查看線纜是否有破損、老化、斷裂等情況,若發現破損需及時更換,避免短路或信號傳輸不良。
檢查接口(如插頭、插座)是否松動、氧化或有污漬,可用干布或酒精棉片輕輕擦拭接口,確保連接緊密、接觸良好。
若傳感器為防水型,需檢查線纜接口的防水密封圈是否完好,有無老化或變形,防止液體滲入損壞內部電路。
四、妥善存放傳感器
當傳感器需停用或長期存放時,需正確處理以避免損壞:
短期存放(1-2 周):將探頭用純水沖洗干凈,吸干水分后,浸泡在純水中(水面需沒過探頭),放置在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
長期存放(1 個月以上):先撤底清潔探頭,吸干水分后,在探頭表面涂抹少量專用保護液(如 3.3mol/L 的氯話鉀溶液,適用于電導電極),再用密封袋封裝,放置在干燥、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溫度控制在 0-40℃。
存放期間避免擠壓、碰撞傳感器,防止探頭或線纜受損。
五、日常使用注意事項
測量時,確保探頭玩全浸入被測溶液中,避免探頭部分露出液面(易導致測量值偏低)。
避免將傳感器用于測量超出其量程范圍的溶液,以防損壞電極。
若被測溶液含有強腐蝕性物質(如濃酸、濃堿、有機溶劑),需選擇耐腐蝕材質的傳感器(如鈦合金、PTFE 涂層探頭),并縮短維護周期。
每次使用后,及時用純水沖洗探頭,去除殘留溶液,防止污染物附著。
通過以上日常維護工作,可有效減少電導率傳感器的故障發生率,保證其長期穩定運行和測量數據的可靠性。不同品牌、型號的傳感器可能存在細微差異,具體維護細節需參考對應產品的說明書。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