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線溶氧儀傳感器清潔規范
傳感器是溶氧儀的核心部件,其表面污染會直接影響測量準確性。需根據使用場景制定差異化清潔計劃:
清潔頻率
實驗室/潔凈水質:每2周清潔1次,避免灰塵或化學殘留物附著。
地表水/輕度污染:每周清潔1次,防止藻類或泥沙堆積。
工業廢水/養殖池:每3-5天清潔1次,針對高污染環境加強維護。
清潔工具與步驟
斷電操作:清潔前需斷開電源,確保安全。
物理擦拭:使用軟毛刷(尼龍材質)輕輕刷去探頭表面的泥沙、藻類等附著物,避免刮擦熒光涂層。
化學清潔:
用無絨布或棉球蘸取≥95%無水乙醇,擦拭光學窗口(熒光感應區域),溶解油脂或有機物殘留。
若附著頑固生物膜(如藻類、微生物),可將探頭浸泡在5%稀鹽酸溶液中1-3分鐘,再用蒸餾水徹底沖洗(僅限耐腐蝕探頭,需提前確認說明書)。
油類污染需使用四氯化碳或專用清潔劑擦拭,避免含研磨劑的清潔劑。
沖洗晾干:用蒸餾水沖洗探頭表面,去除殘留污漬和乙醇,置于陰涼處自然晾干(避免陽光直射)。
特殊場景處理
鹽結晶:每周檢查探頭表面是否有鹽結晶,用蒸餾水沖洗去除(勿用自來水,含礦物質可能殘留)。
自動清潔裝置:可加裝超聲波清洗器或旋轉刷,設定每日清潔1次,減少人工維護頻率。
二、電極更換規范
電極是溶氧儀的易損件,需定期更換以保證測量精度。更換周期通常為1-2年,具體取決于使用環境和使用頻率。
更換前準備
斷電操作:關閉分析儀電源,確保設備處于斷電狀態。
備件準備:準備新電極,確保型號與儀器匹配。
更換步驟
拆卸舊電極:
根據操作手冊找到舊電極位置(通常附著在固定插座或連接器上)。
輕輕旋轉或擰下電極,取下舊電極。
清潔電極插座:用適當溶液或清潔劑輕輕擦拭電極插座,確保無污垢或殘留物。
安裝新電極:
從包裝中取出新電極,注意指示箭頭或標記,確保正確插入插座(插座上通常有對應標記)。
輕輕旋轉或按壓電極,確保牢固連接。
校準與測試:
根據操作手冊進行電極校準(如空氣校準、零點校準等)。
校準完成后,進行溶解氧分析驗證新電極準確性(誤差應≤±2%或符合廠家規定范圍)。
電極維護注意事項
避免觸摸金陰極:更換膜片時,勿用手觸摸金陰極表面,油脂會影響電極特性。
電解液處理:
更換膜片時,需排空舊電解液,注入新電解液直至溢流,確保無氣泡。
電解液含低于1%氫氧化鉀,避免接觸眼睛,若不慎接觸需用大量清水沖洗。
短期存放:若電極需短期存放,應保持濕潤狀態(如放在帶有濕潤海綿的防護罩中),避免干燥導致測量漂移。
三、在線溶氧儀數據記錄規范
完整的數據記錄是分析儀器性能、追溯問題根源的重要依據。需建立系統化的記錄體系,涵蓋以下內容:
調校記錄
調校日期與人員:記錄調校時間、參與人員姓名及工作單位。
調校環境:記錄溫度、pH值、濁度等環境參數。
儀器參數:記錄儀器型號、參數設置、操作流程等。
數據結果:記錄標準溶液校準數據、樣品測量數據等。
數據記錄分析
合理性分析:根據水體環境信息和實測數據,評估調校效果是否滿足準確性、精度要求。
趨勢分析:在多次調校中,分析同一儀器上下游數據差異是否存在漸進性變化,及時調整儀器。
比對分析:對比多次調校記錄,尋找儀器調校差異及結果一致性。
隨機性分析:記錄每次調校數據,分析隨機性,尋找規律性以優化調校策略。
數據應用
技術支持文件:供其他檢測人員調用,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度。
定期更新維護:將記錄作為定期更新和維護的依據,審校記錄完備性和準確性。
數據分析依據:對分析結果進行核查和驗證,確保數據可靠性。
質量管理體系支持: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關鍵文件,加強過程管理,保證數據準確性和質量穩定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