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數顯便攜式推拉力測試儀器需遵循規范流程,以確保精度符合要求(通常誤差需≤±1%FS),以下是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校準前準備:3項核心核查
設備與工具準備
待校準儀器:確認電量充足(避免校準中關機),外觀無破損(如傳感器接口松動、按鍵失靈等需先維修),記錄儀器型號、量程(如“0-500N”)及上次校準日期。
標準器具:選擇經計量認證的標準砝碼(精度等級需高于儀器1個等級,如儀器為0.5級,砝碼選0.1級)或標準力傳感器(搭配力值顯示儀),量程覆蓋儀器滿量程的20%-100%(如500N儀器需準備100N、200N、300N、500N砝碼)。
輔助工具:校準支架(固定儀器與砝碼,避免晃動)、水平儀(確保校準中儀器受力方向垂直)、無塵布(清潔傳感器接觸面)。
環境條件控制
溫度:15-25℃(溫差≤2℃/h,避免高溫或低溫導致傳感器漂移);相對濕度:45%-75%(防止潮濕影響電子元件)。
遠離振動源(如機床、風機)和強電磁場(如電焊機、大型電機),避免外力干擾校準讀數。
儀器預熱與歸零
開機預熱10-15分鐘(讓內部電子元件穩定),待屏幕顯示穩定后,將儀器置于空載狀態,按“歸零”鍵確保初始讀數為“0.00N”(若無法歸零,需檢查傳感器是否卡滯或重啟儀器)。
二、校準操作:分步驟執行(以砝碼法為例)
1.確定校準點
按儀器量程均勻選取至少3個校準點(含滿量程),如0-500N儀器可選“100N、300N、500N”;若儀器常測某一區間(如0-100N),需增加該區間校準點(如50N、80N)。
2.加載與讀數記錄
安裝固定:將儀器固定在校準支架上,確保傳感器受力方向與砝碼重力方向一致(用水平儀調平,避免傾斜導致分力誤差);若測“拉力”,將砝碼通過掛鉤連接至儀器拉力傳感器;若測“推力”,用適配工裝將砝碼壓力傳遞至推力傳感器(確保接觸面平整,無打滑)。
逐級加載:從最小校準點開始,緩慢添加砝碼(避免沖擊傳感器),待讀數穩定后(約3-5秒),記錄儀器顯示值(如加載100N標準砝碼時,儀器顯示“99.5N”)。
重復測量:每個校準點加載3次,分別記錄數據(如100N點三次顯示為99.5N、99.6N、99.5N)。
卸載核查:加載至滿量程后,逐級卸載砝碼,記錄各點儀器顯示值(判斷是否存在滯后誤差)。
三、數據計算與誤差判定
單次誤差計算:
誤差=(儀器顯示值-標準砝碼值)/標準砝碼值×100%
例:100N校準點,儀器顯示99.5N,誤差=(99.5-100)/100×100%=-0.5%
重復性誤差計算:
同一校準點3次測量值的最大差值÷標準值×100%(需≤0.5%,否則儀器穩定性不合格)。
判定標準:
若所有校準點的誤差均≤儀器標注精度(如±1%FS),且重復性誤差合格,則校準通過;若某點誤差超差(如500N點誤差為-2.3%),需進行校準調整。
四、校準調整(僅適用于可手動校準機型)
若儀器支持用戶校準(需確認說明書允許,部分高精度機型需廠家專業校準),按以下步驟操作:
進入“校準模式”:按儀器說明書組合按鍵(如“校準鍵+電源鍵”),屏幕顯示“CAL”或“校準”字樣。
目標值設定:輸入首個校準點標準值(如100N),按“確認”鍵。
加載校準:加載對應標準砝碼,待穩定后按“校準確認”鍵,儀器自動記錄當前傳感器信號與標準值的對應關系。
重復校準:按上述步驟完成所有校準點(如300N、500N),校準完成后儀器自動保存參數并退出校準模式。
驗證:重新按步驟二測量各校準點,確認誤差已修正至合格范圍。
五、校準后收尾與記錄
清理:卸載砝碼,清潔儀器傳感器和校準工具,將砝碼放回防潮盒(避免生銹影響精度)。
數據存檔:填寫《校準記錄表》,內容包括儀器型號、校準日期、環境條件、各點標準值/顯示值/誤差、校準結論(合格/不合格),并由校準人簽字。
標識與周期:若合格,粘貼“校準合格”標簽(注明有效期,通常為1年);若不合格,標注“停用”并聯系廠家維修后重新校準。
關鍵注意事項
砝碼需輕拿輕放,避免碰撞傳感器(傳感器為核心部件,沖擊可能導致永久損壞);
若用標準力傳感器校準,需確保其與儀器傳感器的連接同軸度(偏差≤0.5°);
非專業人員勿隨意進入校準模式或修改內部參數(部分機型有密碼保護,需廠家提供權限);
校準周期建議按使用頻率調整:日常高頻使用(每日≥8小時)建議每6個月校準1次,低頻使用可1年1次,若儀器經碰撞或維修后需立即校準。
按此流程操作,可有效保障數顯便攜式推拉力儀的測量精度,確保測試數據可靠(如電子元件裝配力、線材拉力等場景的檢測準確性)。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