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原子核具有一定的質量和一定的體積,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接近球形的固體。實驗表明,大多數的原子核如同陀螺一樣,都圍繞著某個軸作自旋運動。例如,常見的H11和C136(6是質子數即原子序數,也是電荷數;13是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核等都具有這種運動。原子核的自身旋轉運動稱為核的自旋運動。一般用“自旋矩”、“自旋動量矩”或“自旋角動量”來描述這種自旋運動 。
實驗材料 脊索瘤
試劑、試劑盒 釓噴酸葡胺
儀器、耗材 高場磁共振成像系統
實驗步驟
一、 一般資料
收集山西省人民醫院2005-2010 年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脊索瘤15 例,均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及MRI 檢查圖像。男性9 例,女性6 例,年齡30~59歲,平均44.5 歲。
二、臨床表現
頸部脊索瘤臨床表現為頸部腫痛、四肢麻木、活動無力、感覺及運動障礙、吞咽困難。斜坡區脊索瘤分別表現為頭痛、頸痛、張口困難以及頭痛、鼻塞、視力下降、步態不穩。骶尾部脊索瘤臨床表現為臀部腫痛、大便困難。
三、 方法
采用Siemens 公司Avanto 1.5T 高場磁共振成像系統,使用頭部、頸部脊柱線圈。先行MRI 平掃,包括矢狀位T1WI 和T2WI 掃描。T1WI、橫斷位、冠狀位;層厚4 mm。部分病例增強掃描,對比劑為釓噴酸葡胺(Gd- DTPA),15 mL,靜脈注射。
四、結果
本組15 例患者,發生在斜坡區周圍7 例,骶尾椎7 例,頸部1 例。MRI 表現:鞍區、斜坡區、中顱凹底的脊索瘤為不規則形實性腫塊,病變邊緣呈分葉狀或模糊不清。斜坡髓質的高信號消失,為異常的瘤體代替,斜坡膨隆,侵犯周圍組織明顯,瘤周沒有明顯的周圍水腫。在T1 加權圖像上呈低信號,在T2加權圖像上呈不均勻高信號。鄰近骨質有明顯破壞。腫瘤邊界清楚,鄰近蛛網膜下腔增寬。增強掃描后腫瘤常常呈中等度異常對比增強,增強較均勻,形態欠規則。骶尾部脊索瘤表現為骶尾骨骨質破壞,局部不規則腫塊,T1 加權掃描呈低信號,T2 加權圖像上呈不均勻高信號。頸部脊索瘤病變部位可見T1WI 低或等信號;T2WI 呈高信號影。形態欠規整,呈浸潤性生長,向前壓迫咽部,向后壓迫頸髓(見圖1~8)。
收起
其他
一、實驗討論
顱內脊索瘤大多數見于斜坡,常常累及鞍下、鞍旁區。腫瘤向前可延伸到鼻咽部、向后可影響到橋腦與延髓,使之明顯受壓、移位。腫瘤質地軟硬不一,取決于瘤內主要結構。腫瘤可以較柔軟,如膠凍樣或硬如軟骨。有些腫瘤可含許多出血小灶,較大的鈣化并不罕見。脊索瘤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骨組織呈浸潤性生長,其生長部位的骨質呈明顯破壞。
脊索瘤以男性為多,好發年齡在20~40 歲,斜坡區脊索瘤主要臨床癥狀有頭痛、進行性顱神經麻痹、長束征,可有顱內壓增高。脊索瘤發生在骶尾椎常見,斜坡區次之,發生在頸部十分少見。頸部脊索瘤多見于50~70 歲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往往以頸枕部不適、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為主。本例患者以右側頸部間歇性疼痛和咽部疼痛為主要癥狀。MRI表現為T1 加權掃描呈低或等信號;T2 加權掃描呈高信號。增強掃描病灶呈異常強化。椎體破壞及椎間孔擴大,脊髓受壓信號改變。蝶枕部脊索瘤MRI 表現為鞍區、中顱凹底及斜坡較大的不規則形實質性腫塊,沒有明顯的周圍性水腫。在T1WI 圖像上呈低信號或等信號,在T2WI 呈不均勻高信號。鄰近骨質有明顯破壞,這在斜坡脊索瘤頗為明顯。腫瘤邊界清楚,鄰近蛛網膜下腔增寬。腫瘤常使腦干向后移位并累及腦干前部。基底動脈與椎動脈常被腫瘤包繞,但不失“流空效應”。腫瘤常常呈中等度異常對比增強,增強較均勻但形態不規則。
鑒別診斷:脊索瘤應與鼻咽癌、腦膜瘤、顱咽管瘤以及軟骨瘤鑒別。鼻咽癌起源于咽隱窩,信號強度較均勻,很少有鈣化,有顯著異常對比增強。顱中窩底腦膜瘤很少引起鄰近骨的廣泛破壞,T2WI 圖像呈等信號甚至低信號,具有十分明顯的異常對比增強。
顱咽管瘤在T1WI 與T2WI 圖像信號強度變化幅度大,增強較少見,通常不引起骨質改變。軟骨瘤與脊索瘤很難鑒別,*有幫助的是行GD- DTPA 增強MRI 掃描,脊索瘤有中等度增強,軟骨瘤一般不增強。發生在骶尾椎的脊索瘤MRI 可取代正常骶骨信號的長T1 低信號、長T2 高信號影。腫瘤向盆腔生長可壓迫直腸及膀胱,向后向骶管浸潤。注射對比劑后大多數均勻強化。由于MRI 不僅可橫斷面掃描,還可以矢狀面、冠狀面掃描,可以明確腫瘤的范圍、生長方向與鄰近組織的關系,較其他檢查方法有明顯的*性。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