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在小鼠中的新的研究報告說,用沙門氏菌治療腫瘤可誘發一種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的免疫反應。
在本研究中,該團隊發現,來自小鼠和人的感染了沙門氏菌的黑色素瘤細胞可增加在這些細胞中的連接蛋白43的含量。 其結果是新的間隙連接形成了,它使得染有黃色熒光的小分子能夠在腫瘤細胞之間通行或從腫瘤細胞進入免疫細胞。 但是研究人員希望查明,這種可使腫瘤肽進入免疫細胞的間隙連接也會在活體動物中出現。 因此,他們對患癌的小鼠進行了沙門氏菌的治療并觀察到,正如在實驗室的分離細胞中所觀察到的,這些腫瘤肽可通過間隙連接而進入到免疫細胞之中,它們在那里被裝載到了細胞的表面。 這些新被激活的免疫細胞突然能夠識別并殺滅在小鼠中的腫瘤細胞。 令人感興趣的是,這種方法還保護小鼠不會發生癌癥擴散到身體的其它部位,而這正是一種“疫苗接種”形式的預防性策略。
該發現可幫助科學家們創制可注射到病人體內的殺滅腫瘤的免疫細胞,或其能證明對研發一種潛在的抗癌“疫苗”有所幫助。 在體內巡查的免疫細胞常常可將早期的癌細胞識別為異常的細胞,并將其殺滅。 這一過程依賴于連接蛋白43,這是可在不同類型的細胞間形成細小交通通道(稱作間隙連接)的一種蛋白。 被稱作肽的腫瘤蛋白碎片可通過這些通道逃逸并進入到在其表面展示這些肽的免疫細胞之中。 這些肽的作用相當于“紅旗警示”,從而觸發一種特異性的抗癌免疫反應。 但是隨著癌細胞的進展和增殖,它們可令免疫細胞無法對其進行識別。 如今,Fabiana Saccheri及其在意大利的同事證明,將沙門氏菌注射到腫瘤之中可令這些腫瘤細胞重新能夠被免疫細胞識別。 研究人員發現,被注射的細菌發揮了一種關鍵性的功能:它們重新激活了連接蛋白43,而這種蛋白隨著癌細胞的生長常常會受到抑制。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