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生態環境智慧監測試點工作開始 環境監測進入新時代
2022年03月04日 09:20:0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6522

生態環境部2月18日印發《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加大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應用,在重點省市推進智慧監測率先突破,實現監測感知高效化、數據集成化、分析關聯化、應用智能化、測管一體化、服務社會化。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大數據”時代到來,雖然我們更直觀的接觸是日常生活中各種服務的提供者越來越了解我們的個人喜好。但在更加便利的生活背后,大數據正影響著各行各業,促使其向信息化與智能化升級,如智慧交通、智慧工廠、智慧農業等。而在環保領域,大數據強大的數據采集、存儲和處理能力對于越來越繁重環境監測任務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環境監測是環保工作的基礎,無論是環保政策的制定還是環保工作的效果判斷都依賴于生態環境監測獲取的數據。隨著社會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監測從“單一數據”向“環境全要素數據”方向轉變,數據采集范圍也從一個監測站向一個城市甚至全國發展。這不僅對環境監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讓環境數據的處理成為一個難題。因此智能化是環境監測的必然趨勢。
《“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明確提出要強化監測數據集成共享、分析評價與決策支持,提升監測大數據應用水平。在此基礎上,生態環境部2月18日印發《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加大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應用,在重點省市推進智慧監測率先突破,實現監測感知高效化、數據集成化、分析關聯化、應用智能化、測管一體化、服務社會化。
試點工作選取13個省份、16個地級市(含雄安新區)開展先行先試,試點周期2年,重點提升支撐服務保障、智慧監測基礎、服務群眾等三方面能力。我國的生態環境智慧監測仍處于起步階段,試點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探索可復制的智慧監測模式,包括監測技術、方法、產品、體制等,為后期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智慧監測提供經驗。
如何實現生態環境智慧監測?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數據的采集。智慧監測要求環境監測設備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目前國內環境監測技術與儀器雖然正向這一方向發展,但自動化程度依然較低,高端裝備仍無法擺脫進口依賴,如水質監測中的微生物和有機物自動檢測類設備、大氣監測中的溫室氣體高精度測量儀器等。數據的采集是基礎,只有采集到精確的數據才能通過大數據進行后續的處理分析。除了保證數據的精,還需要保證數據的廣,為此需要不斷提高綜合立體監測技術,加強建設“天空地”一體化大氣環境監測系統,獲得更全面的有效數據。
其次是數據的傳輸。隨著5G的發展,信息的傳輸更加快速,但5G等技術在“互聯網 +”智慧環保體系中的應用仍有待深化。未來需要在監測站、無人機、無人船以及遙感衛星等監測終端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傳輸網絡,實現實時高效的數據傳輸。
然后是數據的處理。包括通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大數據分析,建立多元模型,準確判斷當前污染情況并分析污染發展趨勢,為環境部門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同時,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智慧監測也應具有一定的建議能力,輔助環境部門進行決策。
智慧環保是信息技術與環保領域的融合,推進智慧監測是時代發展的潮流。而環境監測進入新時代,也意味著我們的環境將得到更有力的保護。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預算211.5萬元 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采購大氣監測儀器
近日,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委托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便攜式噪聲監測儀、便攜式O3檢測儀等大氣監測儀器,...2025-06-30 11:22:22 -
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首臺(套)裝備工程化攻關項目組織相關事項發布通知。2025-06-30 10:39:33
-
工信部印發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 2027年擬制修訂百項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到2027年,推動制修訂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百項以上...2025-06-27 09:47:48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團隊創新性地采用“多矩形嵌套飛行方案”獲取多角度光譜數據,并構建像素級信息庫,結合改進的BRDF模...2025-06-20 11:34:50
-
近日,東莞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就“廣東珠江口城市群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設備及工器具購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6-18 09:50:09
-
內蒙古烏蘭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2024年第一批中央財政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321...2025-06-16 09:33:4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