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年終回顧丨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促高質量發展 2023年生態環境標準匯總
2024年01月16日 13:42:4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8801

據化工儀器網統計,2023年我國已實施60項生態環境國家標準,涉及大氣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等方面。
【化工儀器網 標準發布】生態環境標準是指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需要統一的各項技術要求,是配合法律法規實施,細化落實各類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已有生態環境保護法律30余部、行政法規100多件、地方性法規1000余件,還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定,為形成并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化工儀器網統計,2023年我國已實施60項生態環境國家標準,涉及大氣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等方面。其中環境保護共7項,包括大氣環境保護和水環境保護在內,具體標準如下:

大氣環境保護

水環境保護
放射性固體廢物指放射性核素含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有害性固體廢棄物。常以輻射形式或其他途徑進入人體而危害人體健康。如何安全可靠處理并防止高放射性廢物進入環境,是核能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如今,我國核電運營企業相當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會定期開展鄰近海域海洋生態調查工作,也會對水域及土壤等環境定期取樣分析,評估核電站對鄰近海域的生態影響。2023年發布了7項與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相關的技術規范與監測標準,具體標準如下:

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污染控制

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技術規范構建了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的指標體系,規范了技術方法,明確了質量控制要求,作為生態環境制度體系的重要配套標準,可以更加規范指導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工作,獲取科學、翔實的基礎數據,有效支撐相關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評估、保護成效評估等業務,對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能力、完善監管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023年發布的15項生態環境保護及其他環境保護標準中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工業廢水治理工程等。具體標準如下。

生態環境保護

其他環境保護標準
除此之外,2023年我國還發布了9項可行技術指南和22項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及監測規范。
環境監測方法是間斷或連續測定環境中污染物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及對環境影響的科學技術方法。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具有規范性、強制性,嚴格的制定程序和顯著的技術性和時限性,是制定環境保護規則和計劃的重要依據,是實施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基本保證,是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的要點,也是提高環境質量,推動環境科學技術進步的動力。2023年發布的22項環境監測方法涉及氣相色譜法、熒光光譜法、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等。具體標準如下:

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及監測規范

可行技術指南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2025-07-09 15:11:12
-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就零碳園區建設有關事項發布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2025-07-09 11:10:53
-
預算211.5萬元 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采購大氣監測儀器
近日,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委托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便攜式噪聲監測儀、便攜式O3檢測儀等大氣監測儀器,...2025-06-30 11:22:22 -
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首臺(套)裝備工程化攻關項目組織相關事項發布通知。2025-06-30 10:39:33
-
工信部印發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 2027年擬制修訂百項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到2027年,推動制修訂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百項以上...2025-06-27 09:47:48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團隊創新性地采用“多矩形嵌套飛行方案”獲取多角度光譜數據,并構建像素級信息庫,結合改進的BRDF模...2025-06-20 11:34: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