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復旦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發纖維鋰離子電池 靈感來源于它!
2024年04月26日 15:32:10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9638

近日,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高性能纖維電池以及電池織物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近日,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高性能纖維電池以及電池織物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通過設計具有孔道結構的纖維電極,實現電極與高分子凝膠電解質的有效復合,解決了高分子凝膠電解質與電極界面穩定性差的難題;發展出基于高分子凝膠電解質的纖維電池的連續化構建方法,實現了高安全性、高儲能性能纖維電池的規模制備,建立了纖維電池織物的應用示范。
此前,電池中主要使用易漏易燃的有機電解質,無法滿足應用要求。使用高安全性的高分子凝膠電解質是有效的解決方法。然而,高分子凝膠電解質難以與纖維電極形成緊密穩定的接觸界面,導致纖維鋰離子電池儲能性能非常低。因此,實現高安全性纖維電池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高分子凝膠電解質與纖維電極界面不穩定的難題。
面臨這一難題之際,爬山虎的特性給了科研團隊重大啟發。科研團隊發現,爬山虎能分泌出一種具有優良浸潤性的液體,該液體滲透到兩者接觸表面的孔道結構中,隨后液體中的單體發生聚合反應,便將爬山虎和被纏繞的植物藤蔓粘在一起。
由此,團隊設計了具有多層次網絡孔道和取向孔道的纖維電極,并設計單體溶液使之滲入到纖維電極的孔道結構中,單體發生聚合反應后生成高分子凝膠電解質,從而與纖維電極形成緊密穩定的界面,進而實現了高安全性與高儲能性能的兼得。
該纖維鋰離子電池具備優異的耐變形能力。在經歷10萬次彎折、拉伸、扭轉變形后,其容量保持率大于96%。不僅如此,科研團隊還建立了以活性漿料涂覆、高分子隔離膜包覆、纖維螺旋纏繞、凝膠電解質復合以及高分子熔融封裝為核心步驟的纖維電池中試生產線,實現每小時300瓦時的產能,為進一步大規模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纖維鋰離子電池的成功研發打通了柔性纖維電池研發的“最后一公里”,有望為人機交互、健康檢測、智能傳感等領域提供有效的能源解決方案。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林華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凝膠電解質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采用了親鋅增...2025-06-25 10:50:56
-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員研發出厚度僅為3微米的高穩定性超薄聚合物膜材料,將全釩液流電池的工作電流密度提升至300...2025-06-23 11:42:52
-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DNL16)李燦院士團隊提出了光電-熱電雙效應耦合的思路,并發現了光伏效應與熱電效應的耦合機制,實...2025-06-19 13:45:14
-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江照教授和何冬梅教授團隊在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上...2025-06-17 17:23:32
-
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1-4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473GWh,同比增長68%。2025-06-16 11:14:52
-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鐘超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究...2025-06-11 11:37:4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