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虛假檢測報告將面臨十萬元重罰 新規強化檢驗檢測行業責任
2025年03月27日 09:20:1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6041

市場監管總局修訂《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對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行為,罰款上限提高至十萬元。市場監管總局將強化監管,確保新規落地,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修訂后的《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正式發布,為檢驗檢測行業敲響了警鐘。此次修訂聚焦行業痛點,旨在嚴厲打擊檢驗檢測造假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檢驗檢測行業存在造假成本低、從業人員責任虛化等突出問題。一些檢驗檢測機構為追求利益,不惜出具虛假或不實報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威脅公共安全。此次修訂直面這些問題,加大懲處力度,明確各方責任,規范從業人員行為,壓實機構主體責任。
新辦法對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行為大幅提高罰款上限。未經檢測出報告、替檢漏檢、篡改數據、偽造結果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罰款上限提高至十萬元。違反強制性標準致使檢測報告數據、結果錯誤的行為,最高可處以五萬元罰款。這顯著提升了故意違法成本,彰顯了執法力度。
同時,對于輕微違法行為,采用說服教育、提醒敦促、約談糾正等非強制性手段處理,體現了執法溫度,實現了剛柔并濟的監管模式。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落實新辦法,確保新規落地見效。同時,深入開展跟蹤調查評估,適時全面修訂完善辦法,進一步強化從業機構的合規經營義務和主體責任。
檢驗檢測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食品、藥品、環境等關鍵領域發揮著質量保障的作用。其真實性與準確性直接關系到公共安全與市場信心。新規通過強化合規義務,推動檢測行業從“重速度”向“重質量”轉型,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技術支撐。
隨著監管體系的持續完善,檢驗檢測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洗牌。那些靠低價競爭、虛假報告生存的機構將被逐步淘汰,而真正具備技術實力、恪守質量底線的機構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素材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科學技術部發布《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5年度第二批港澳臺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2025-07-03 10:59:25
-
近日,工信部公布全國首批24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名單,包括原材料工業、消費品工業、裝備制造等6大領域,中國科學院深圳...2025-07-02 15:22:01
-
近日,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趙鄭拓研究組及李雪研究組)攜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吳勁松/路俊鋒團隊),并與相關企...2025-07-02 14:58:54
-
國家數據局聯合開展2025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四個層級進行培育。2025-07-02 14:23:09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是為了做好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保證國家科學技術獎質量,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制定的細則。近...2025-07-02 11:28:27
-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科學家利用量子效應原理,首次開發出一種無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傳感器,為光學生物傳感技術在醫療...2025-07-02 11:11:2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