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
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院先進光學與光纖傳感技術團隊的彭偉教授和張揚副教授與中國計量大學合作,發展了一種基于傾斜光纖布拉格光柵(TFBG)的超靈敏核酸檢測系統,突破了傳統無標記光纖生化核酸傳感的極限,實現了從aM到...核酸檢測突破 醫療衛生2023-12-18 13:46
-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特任副研究員朱志強、教授司廷和教授徐曉嶸在微納尺度流動理論和調控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無邊界約束的開放式微流動方法,實現從零維到三維材料的先進制造。微流動微納尺度2023-12-14 14:20
-
科研人員采用計算和實驗結合方式,通過高通量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篩選,發現摻雜稀土金屬元素的鈣基熱化學儲能材料表現出極低的過渡態反應能壘。儲能材料研究進展 材料2023-12-14 11:16
-
幾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晶體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團隊通過陽離子和鹵素陰離子的協同調控作用,合成系列硼酸鹽鹵化物非線性光學晶體Ca2B3O6X(X = Cl,Br)。非線性光學晶體全固態激光器 材料2023-12-13 10:21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崗團隊與合作者近期提出了利用梯度W摻雜在Bi3TiNbO9片狀顆粒的c軸方向引入額外的內建電場助力光催化全分解水。光解水制氫 能源/新能源2023-12-12 16:15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術與工程部吳衛平研究員和劉豐華副研究員團隊,在新型介孔碳材料實現微觀界面焦耳熱蒸發方面取得進展。界面蒸發界面焦耳熱蒸發2023-12-12 14:18
-
日前,中國首套碳排放中觀監測激光雷達高端裝備在綠色高質量發展暨碳計量人才峰會現場發布,該裝備為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自主研發,可有效彌補我國碳排放監測在中觀探測尺度的空缺。碳計量激光雷達 環保2023-12-12 10:32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學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合作完成了一種創新的城市降水監測技術,他們通過分析商用微波回程鏈路(Commercial microwave links,CML)和衛星到地面微波鏈路...降水監測微波鏈路技術 環保2023-12-11 14:59
-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徐金龍等研究人員利用FAST中性氫觀測數據,揭示了近鄰星系群中的一個大質量透鏡星系是由一個晚型的漩渦星系在一群矮星系的潮汐作用下通過形態轉化所形成。中國天眼FAST 航空航天2023-12-09 10:53
-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綠色反應分離與過程強化技術中心基于稀土超富集植物富集基團,開發了一種針對稀土礦區浸礦尾液低濃度稀土離子綠色高效吸附的新型仿生吸附材料,在吸附性能方面取得了進展。能源轉型吸附材料 材料2023-12-07 15:28
-
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三維透射電鏡技術填補了納米級三維電鏡取向成像技術的空白,為納米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透射電鏡納米金屬材料 材料2023-12-07 14:31
-
近日,中科院化學所活體分析化學實驗室吳海臣課題組和合作者在納米孔蛋白質測序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實現了基于納米孔技術的多肽序列測定。納米孔蛋白測序 生物產業2023-12-07 11:21
-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孟國文和韓方明團隊,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鋰離子電池材料 材料2023-12-04 15:05
-
雖然超級電容并不像電池那樣可以創造能源,但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收集能源并加以利用,比如從電池、車的再制動系統、風電廠的風力渦輪機中收集能量。超級電容電能 能源/新能源2023-12-01 16:48
-
這是目前我國構建的國際最高精度地表太陽輻射監測系統,對監測和預估太陽能發電量、輻射能量平衡、農業估產、人體健康、植被光合作用及固碳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地表太陽輻射遙感監測 環保2023-12-01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