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蛋白質轉印技術主要分為電泳轉印和非電泳轉印兩大類,不同技術各有特點與適用場景。我將結合蛋白質轉印實驗的相關文獻和知識,為你詳細介紹這些技術。
半干轉印(Semi-dry Transfer):半干轉印是較為常用的蛋白質轉印技術之一。該技術是將凝膠和固相基質(如硝酸纖維素膜、PVDF 膜)夾在濾紙中間,不使用轉印緩沖液槽,而是直接在濾紙間添加少量轉印緩沖液,通過電流驅動蛋白質從凝膠轉移到膜上。它的優點在于操作相對簡便,所需轉印緩沖液量少,轉印時間較短,一般在 30 分鐘到 1 小時左右,適用于分子量較小的蛋白質轉印。不過,由于其電流分布可能不夠均勻,對于高分子量蛋白質的轉印效果可能不太理想 。
濕轉印(Wet Transfer):濕轉印是經典的蛋白質轉印方法,將凝膠、膜和濾紙等浸泡在轉印緩沖液中,利用電場作用使蛋白質從凝膠轉移至膜上。此方法轉印效果穩定、均勻,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質都能取得較好的轉印效果,尤其適合高分子量蛋白質的轉印。但其缺點是所需轉印緩沖液量大,轉印時間較長,通常需要 1 - 2 小時甚至更久,并且需要使用專門的轉印槽設備 。
半濕式轉印(Semi-wet Transfer):半濕式轉印結合了半干轉印和濕轉印的部分特點。它同樣將凝膠和膜等置于濾紙之間,但濾紙需要預先浸泡在轉印緩沖液中,轉印過程中也會使用一定量的轉印緩沖液。這種方法相對半干轉印,電流分布更均勻,對高分子量蛋白質的轉印效果有所提升,同時轉印時間較濕轉印短,所需緩沖液量也少于濕轉印 。
真空轉印(Vacuum Transfer):真空轉印是利用真空壓力輔助蛋白質轉印的技術。在轉印過程中,通過真空泵產生負壓,促使蛋白質從凝膠快速轉移到膜上。該技術轉印速度快,一般在幾分鐘內即可完成,而且轉印效率高,能夠有效減少蛋白質在轉印過程中的損失。不過,真空轉印設備成本相對較高,且對凝膠和膜的貼合度要求嚴格 。
快速轉印(如 Trans-Blot Turbo 系統):以 Trans-Blot Turbo 為代表的快速轉印系統,采用創新的轉印技術和優化的轉印體系,極大縮短了轉印時間。如 Trans-Blot Turbo 在標準模式下僅需 7 分鐘,快速模式更可壓縮至 3 分鐘。其通過精準的電流控制和特殊設計,能夠實現蛋白質的快速、高效、均勻轉印,同時支持高通量處理,一次可處理多個凝膠和樣品,適用于各種分子量范圍的蛋白質轉印,顯著提升了實驗效率 。
微接觸印刷(Microcontact Printing):這是一種非電泳轉印技術,能將蛋白質單層量平衡在疏水彈性印章表面,在與底物接觸 1 秒后,可實現超 99% 的高效轉移,能夠在微觀尺度創建蛋白質功能圖案,適用于多種蛋白質向親水或疏水底物的轉移,為蛋白質轉印實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方向 。